CN EN
首页   /   新闻   /   新闻动态   /   正文

分享

唯物思维 | 马赛:共建当代材料艺术的学术品牌与理论高地
2022.12.16

文 / 马赛

(双年展学术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2022年,值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建院66周年之际,“唯物思维:首届国际当代材料艺术双年展”——一个崭新的关于当代艺术的国际展事正式出发,在开启当代艺术新气象的同时,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前身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老“中央工艺”的底色为学院新时期美术与设计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一种基于材料的艺术认知。从光华路到清华园,清华大学的艺术与科学交融的视野,以及跨学科交流与研究的优势,为材料艺术的生发提供了历史底蕴、学科基础和国际视野。

如今,以“中国当代材料艺术国际交流展”为契机,我们发起“国际当代材料艺术双年展”,以材料视角重构当代艺术,让艺术创作重新重视物质的力量以及它在我们日常生活/经验中形成的方式,思考从物质材料到艺术媒介的转化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展开历史的、生命的、社会的不同维度,在材料探索中重构当代艺术的新视野。

展览自2019年末萌发筹备,虽受全球疫情的影响,但我们仍成功举办了与乌拉圭、阿根廷、波兰、西班牙4个国家的线上交流展。这些线上展览在国家之间的深入交流中,深化了我们对材料艺术的认知和理解,为双年展的落地实施积蓄了学术力量和国际影响。

我们提出以“材料、新材料与新唯物主义”的哲学视野为展览构建理论基础,希望在学术层面促进国际当代材料艺术的发展。这里的“新”材料,不仅包括随着科技发展新增或新发现的材料,也指以新的方式和视角重新理解材料,反思材料使用和现代人类生活之间关系,以及探索网络时代的人类如何通过材料与物质世界相连。

展览现场

在新唯物主义者眼中,物化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相对开放的过程。人类完全沉浸在物化生产的偶发事件中,因而应给予物质性应有的地位,继而以此介入对社会政治的分析和再思考。由此,新唯物主义为当代材料艺术理论与价值的建构提供了哲学视野和学术前沿的支持。

截至2021年底,双年展收到了来自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的两千余件报名作品,经国际评委会评审,最终确定展出作品为168件/组,涉及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的58个国家和地区,严格的国际评审和广泛的全球参与为这个新出发的展览构建了扎实的基础。

同时,与之相契合的理论构建也是提升展览学术品质的重要部分,于是我们发起了与展览同期举办的学术论坛,邀请全球学者、艺术家共同参与到关于当代材料艺术的历史与理论探讨中,共建当代材料艺术的学术品牌与理论高地。

该展事以双年展的机制不断推出新人力作,令人期待,其在丰富国际当代材料艺术视野的同时,引领新时代艺术的潮流与发展。然而,对于一个刚出发的展览来说,实现自己的使命仍然任重道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愿“唯物思维:国际当代材料艺术双年展暨学术研讨会”能够行稳致远,绽放出更多艺术的光彩和思想的光辉。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2月27日,展览期间,青岛云上海天艺术中心将在馆内策划举办一系列公共教育、讲座、论坛等活动,请持续关注,了解后续更多精彩。

 转载自:青岛云上海天艺术中心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100084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