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2月25日,第四届清华大学SDG开放创新马拉松挑战赛决赛在云端拉开帷幕,19个分赛场的16支团队,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诸多领域带来150项创新方案。70余位创新挑战者站上决赛舞台,最终清华美院赛道在美院涂山等导师的指导下——Cyber Silver赛队的创新方案:“银色赛博”脱颖而出,斩获其中的最具社会意义奖。最具社会意义奖是除决赛金奖之外分量最重的奖项,也是清华美院赛道在长期获得过决赛的“最佳表现奖”之后一个跨越。
关于清华大学创新马拉松挑战赛
SDG Open Hack@Tsinghua University!
清华大学SDG开放创新马拉松挑战赛根据“17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提炼不同主题,设立不同的分赛场,由清华不同院系的教授担任分赛场主讲老师。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挑战主题,组成跨学科、跨院系创新团队,针对某个与SDG相关的问题进行解决方案的开发。
本次活动自2022年8月份在清华园正式启动以来,美院赛道以“设计引领老龄化生活方式更新”为创新方向,吸引了50余位来自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国内各个院校多个学科的学生、以及社会上职业人士报名参赛。专业涵盖美术学院的工业设计、服务设计、建筑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也有其他院系的精准医学、芯片设计、工商管理、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等背景的学生和职业人士加盟等,通过破冰和交流,挑战者共组成了10支跨学科挑战团队。
赛道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艺系教师涂山的组织下,早在2022年7月就召开了名为“老龄化生活方式更新及设计趋势”的研讨会。会议围绕中国老年人特别是青老年人的行为、心理以及审美和康养展开了系列交叉学科的发言和热烈的研讨。不同学科、职业背景专家、学者以及从业者的发言及讨论就老年人的心理、行为模式、康养政策、康养与健康产品、服务体系、审美及时尚设计角度等方面进行研讨,尝试探讨长寿时代里新的经济、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创新。参加会议的不少专家后来都参加了SDG创新挑战赛的活动。老龄科研中心副主任党俊武,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王大华,青松康复护理集团/青松健康科技创始人CEO王燕妮,WHO数字健康合作中心主任,中国信通院高级业务主管许珊,复星康养总裁助理、战略研究中心总经理曹智杰,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建筑环艺院院长陈亮分别做了讲座,给学生们输入了最新的行业进展、挑战和需求;美术学院教师涂山、崔笑声,以及王燕妮,许珊,曹智杰作为指导老师参加了工作营的学生指导工作。
2022清华美院分赛场挑战主题
SDG Open Hack@Tsinghua University! Topics

由于健康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老龄生活的跨度大大加长,老龄社会加速到来。目前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老年性失智的患病率高达5.6%,患者数量超过600万人,且每年以30万人的速度快速增加。老年失智患者不仅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给养老、医疗等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带来巨大挑战。据估计,中国老年失智患者的治疗和照料总成本每年在6.7亿~9亿元左右。在“未富先老”和“养老资源供给短缺”的社会背景下,如何提升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降低老年失智病的发病率,成为日益关注的民生话题。联合国也在考虑推迟老年人的年龄定义,同时如何在健康和能力逐渐消退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把老龄的心理认知、行为模式、康养服务模型及体系、老龄审美及时尚通过设计转化成为产品、场景、活动及机制是本赛道最为关注的问题。
通过针对性的设计能够尽力延长老龄人口身心健康,拥有较长的健康、丰富及有尊严生活阶段,通过综合的系统设计介入及干预,维持和延长老年人60-74岁青老年人的良好认知和心理状态,有助于提升老人的尊严和幸福感,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巨大的经济价值。这也是“Cyber Silver”获得最具社会意义奖的基础背景。

获奖团队精彩方案
SDG Open Hack@Tsinghua University!

基于心理学原理的健康行为及认知方面训练是重要的手段,Cyber Silver的创新正式基于VR的认知培训产品来创新性地帮助减少失能、失智的老人数量并延迟失能、失智的现象发生。Cyber Silver设计一款老年人认知提升EEG-VR社区化游戏,他们期望通过这样一款产品,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认知功能(cognitive functioning)是反映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研究证实,采用行为认知训练“脚手架理论”提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会有一定的衰退,但在外部条件的干预下,通过一定的训练工具和活动仍然可以改变、提升和赋予老年人新的认知能力,认知提升产品不仅能够改善处于衰退状态的认知功能,对维持和延长尚处于平台期的良好认知状态也有重大意义。

老龄人口健康状态——资料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老龄化与健康的全球报告》2015年

技术支撑-可穿戴脑电仪 (wearable EEG device)
戴上EEG-VR设备,老年人将进入团队精心设计的社区化游戏。进入游戏后,首先老年人将选择是在康复训练模式或者社区模式下进入游戏,前者游戏难度低,界面简洁易操作,适用于认知功能已经出现障碍的老年人进行康复性训练,后者探索性更强,通过进入地图中的各个功能区域,触发相应功能区内的游戏任务以获得更为多元化的游戏体验。
产品在头戴式VR的基础上通过仪器上部配备的六个电极,能实时采集大脑的脑电信号。采集到的信号经过数据上传,通过计算与模拟,团队就能在线持续检测老年人在游戏过程中的大脑认知表现并给出更合理的训练建议。

技术支撑-数字孪生大脑 (virtual brain)


Cyber Silver团队成员:
薛怡婷 清华大学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硕士
肖楚凡 清华大学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硕士
Amanda Ho 清华大学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硕士
熊碧瑄 设计师、米画师优选画师、LOFTER大V创作者
周彦东 中国数字图书馆数字产品及版权负责人
安丹蔷 医学硕士、北京三甲医院主治医生
一年一度的SDG创新马拉松挑战赛暂告一个段落,但通过设计来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道路才刚刚开启。挑战赛的整个进程对于学生,甚至导师来说都是打破了固有的专业的边界,在设计思维和系统思维不断地产生碰撞和连接中,学习探索的创新、创意的边界和极限的过程。
(图、文:环艺系教师涂山、获奖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