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月7日,“共生世界”——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正式开展。该国际双年展在山东美术馆、济南市美术馆及部分城市公共空间的延伸展区同步展出,展览至4月2日结束。

展览汇聚了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221名艺术家的272件精品创作,一展当代艺术风采。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杜大恺、刘巨德,清华美院绘画系教授代大权、顾黎明,陶瓷系教授白明,教务办主任、信息艺术设计系副教授师丹青及其团队作品入选。
济南国际双年展是山东省第一个由政府主办的国际双年展活动,自2020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共生世界”——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济南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协办。
本届展览策展团队阵容强大,特别邀请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担任总策展人,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鲁晓波受邀担任策展人之一。展览包括“当代与传统”“人与自然”“地域与世界”“现实与虚拟”“科技与艺术”“异彩与同源”六大版块。其中“科技与艺术”“异彩与同源”版块在济南市美术馆展出,其余四个版块在山东美术馆展出。
济南市美术馆行政负责人徐琳表示,本届双年展的“科技与艺术”版块,着力凸显科技为艺术创造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创新性改变。“相较于以往的传统美术展览,本次双年展展出了大量的互动装置和影像类作品,能够观众带来非常震撼和逼真的艺术享受。”
山东美术馆杨晓刚馆长表示,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的展出盛况表明,艺术的穿透力足以跨越地域阻隔,实现现象级的艺术“出圈”。“让观众愿意来、留得住、有收获,让双年展不仅是‘圈内事’,而是成为大众心目中不可替代、心向往之的‘艺术节’。”
清华美院入选作品

梦回爱琴海 89cm×356cm 2012 杜大恺
作品阐释:
希腊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一直令我神往。2012年8月,我与一些同学一起在希腊逗留过一段时间,先后去过圣托里尼克岛、米克诺斯、莱斯诺斯岛。岛上的建筑都是白色,天蓝色的屋顶点缀其间,地中海的阳光明媚清丽,远望近观都是令人心醉的世界,恍惚不是人间而是天堂。岛上的建筑每年都要粉刷一次,都是岛上居民自愿所为,这似乎是他们信仰的一部分。
风吹过后草地 68cm×136cm 刘巨德
水墨设色 2022年
作品阐释:
我从小生长在内蒙古“元上都”的后草地,传说那里是忽必烈打猎的地方,常有一望无际的花草坡随风荡漾,像我童年的河床。我总想不停地画它。

陈寅恪 90cmX50cm 代大权
木刻版画 2021年
作品阐释:
陈寅恪倾力之作《柳如是别传》,该书从明末清初江南文人群体的存在,以及他们置身其中的江南社会风貌,细细品出许多不同的味道,也梳理出陈先生的思路心迹。

家书 155x90cm 代大权
木刻版画 2019年
作品阐释:
家书值万金,书写的方式不同了,表述的词语不同了,抵达的时间不同了,但家人之间无法搁置的情感,穿越所有的历史,都汇聚在人性的温润之中。

《四门塔》 二连画 顾黎明
200cmx200cmx2 2022年
布面油彩、丙烯、沙、宣纸及拼贴等
作品阐释:
作品《四门塔》取自山东隋代著名建筑四门塔。作者借四门塔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朝向,从建筑中的方圆构造元素中,凝练出抽象视觉语言。作品试图从历史的时空精神方位,探索在图像信息化时代,人的内在灵晕的缺失。通过佛造像、方圆结构及石质的元素对宣纸的拓印与拼贴,以及触觉的当代语言转换,呈现出一种传统艺术触觉方式所承载的本土历史文化秩序在当下的碎片化时空感受。

顾黎明教授作品在展览现场




器·形式与过程 白明
作品阐释:
作品以诞生于同一母体中的“器”,通过注浆工艺重新加以塑造与装饰。展现瓷土的不同“表情”。当每一个作品从模具中被取出,它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的影响,它的柔软与坚硬,通过刻画、装饰来改变。在创作中艺术家尝试挑战自己的想象力和对形式把握的极限,同样一个母体的原型通过几百个不同的施压和工具塑造,在相似里寻找不同,这是一个由群体到个体的转变和唤醒。探究同一性与不同性的过程本身,也是由外及内的自我认知,在器物的小空间里研究表现的多样性,既是物质与材料的,也是火烧的痕迹与艺术语言的意志,涉及对物象与自我与手工艺与固有形态认知的多维度的自问自答。器与道之辨就成为了形式与过程的本身。


白明教授作品在展览现场




平行进化的花园 师丹青
作品阐释:
《平行进化的花园》虚构了一系列外星植物,形成一个时空交织的花园。在植物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支持下,每一株数字植物的形态都是根据可能的外星环境条件下,通过对生长参数的调整进行美学创作,并对每一株植物赋予性格气质,表达个体与环境共生的理念。


宇宙八音盒
邱艺芸、师丹青、高明月、陈冰冰、杨大卫、崔楚宜、刘兆蕤、张嘉伟等
作品阐释:
通过对真实的近地轨道卫星发射以及天体观测数据的视听艺术转化,《宇宙八音盒》是一个实现天地互动的乐器卫星,由太空和地面两部分组成,搭载在卫星上的“小八音盒”驱动地面的“大八音盒”实现天地共鸣的音乐会。




来源:参展教师
部分内容摘编自:山东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