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2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陈楠教授应邀在线参加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由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Inalco)语言与文化属性的多元化:教学、习得与媒介研究所(PLIDAM)组织的“在线语言培训慕课暨庆祝东巴文启蒙慕课开放注册”国际学术研讨会。

项目组邀请陈楠教授作为东巴文启蒙慕课视觉设计专家加入该项目专家团队成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对慕课视觉设计风格的指导以及通过艺术设计方法传播东巴文化的线上教学课程。在演讲中陈教授分享了他为该项目专门设计的专用标志与手机社交平台表情包。标志图形基于全新开发的东巴文设计字库,选用其中“男”“女”两个独具象形的字形,与英文MOOC进行图形重构,他们手拉手体现了慕课线上教学面对的广大国际受众群体,与标志下方的文字DONGBA构成一个视觉整体。标志色彩采用黑色笔画线条与鲜明的三原色装饰,这也是东巴文原生语境中真实的字体色彩形式。24个东巴文表情包将古老的象形文字与当下有的结合起来。标志与表情包将广泛应用于该慕课项目的国际教学与传播推广之中。
2002年,陈楠老师开始他东巴文系列创作,包括字体设计与活化创意推广设计工作。陈楠教授在本次研讨会上的演讲中分享了他在中国国内与中日合作项目《爱与友情的东巴文》系列作品中如何通过书籍、字体、文创推广等现代设计形式传播古老而美丽的东巴文,使古文字与现代生活产生蒙太奇式的重构新生。他也展示了以古文字为轴心、字体设计、图形设计、文创设计、交互设计、游戏设计等多种设计形式。



“东巴文启蒙慕课”项目是由北京语言大学与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瑞士日内瓦大学三方合作实施的一项旨在保护人类濒危语言文化的国际合作项目,该项目创造性地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方式将东巴文字和纳西文化向世界传播,让来自全球的爱好者学习、了解、掌握东巴文字,进而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的语言文化遗产。
东巴文是一种书写纳西族百科全书《东巴经》的古老文字,是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被誉为文字的活化石。东巴文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其原始质朴、美丽亲和。在漫长的历史中,古老的纳西人用东巴象形文字记述并流传下了多达三万卷的东巴经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2022年,由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和瑞士日内瓦大学三方合作实施了东巴文启蒙慕课,这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语言文化保护项目。该项目通过全新的慕课形式向全世界传播东巴文知识和纳西文化,用活态的方式来保护和传承东巴文。
(图、文:视觉传达设计系教授 陈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