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0日,由中国工艺美术馆与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时代匠心——第七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在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展览以“时代匠心”为主题,聚焦当代工艺美术发展的特征和亮点,通过广泛征集、专家评审,共展出来自全国各地的当代工艺美术精品720余件(套)。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涉及雕塑工艺、织绣工艺、金属工艺、陶瓷、编织工艺、漆器、玻璃等多种工艺美术类别,生动呈现了我国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的卓越成果。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展览开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晓昕代表工艺美术教育界致辞。

王晓昕发言
王晓昕在发言中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在 2024 年 10 月 28 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中,总书记指出要赓续中华文脉,弘扬中华文明瑰宝。工艺美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智慧与情感。本次双年展积极响应号召,坚持守正创新,汇聚了众多融合传统与当代元素的佳作,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王晓昕回顾,自首届双年展起,工艺美术教育界便积极参与,全国各大艺术院校踊跃参展并参与学术交流,为工艺美术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双年展形成深度契合与协同。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为例,其前身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秉持 “古今相承、东西互鉴” 的理念,为行业培育了大量人才,与双年展共同推动了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的传承创新。
展望未来,王晓昕表示,工艺美术教育界将继续支持双年展,加大创作投入,鼓励师生创作更多精品。期待与双年展及主办单位深化合作,探索产学研一体化路径,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推动工艺美术行业繁荣发展。
参加本届双年展的 809 位作者来自全国 31 个省 (区、市)。其中,既有国家级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还有院校教授、教师、中青年艺术家等创作者。他们的作品既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又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对当下时代精神进行了精彩诠释;既体现了对传统技艺的坚守与传承,又在材料及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勇敢的尝试,实现了不同艺术形式和媒介间的融合创新;既展现了艺术家们的使命担当与时代风采,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与大力弘扬。

展览现场

展厅欣赏
工艺美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时代的洗礼与沉淀,凝聚无数先辈的智慧与心血,蕴含民族精神与鲜活的文化基因。中国工艺美术薪火相传,以生活为根、匠心为魂、时代为脉,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展现了中华民族对大美的时代追求。此次展览以独特的视角,全方位展现了当代工艺美术创作的人民性、时代性与创新性。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自 2012 年创办以来,已成为展示我国工艺美术发展水平的重要平台和对外宣传推广的窗口,在推动传统工艺传承创新、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与重要的作用,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工艺美术事业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届双年展通过展示近年来全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激励更多创作者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贡献了力量。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 5 月。

玉雕 《神佑中华——远古的追忆》
李东

合浦角雕《海之韵》
白耀华

木雕《她》
邹达闻
图文来源 | 《中国美术报》 官方微信公众号
图文编辑 | 陈洁
审核 | 王晓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