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首页   /   新闻   /   新闻动态   /   正文

分享

清美讲堂回顾丨在艺术中,我们与世界相遇
2025.04.22

2025年4月19日,清美讲堂“在艺术中,我们与世界相遇”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活动吸引了近200名观众参与。

本次活动特邀国际奥艺委员会创始主席马克·维埃尔(Marc Verriere)发表主旨演讲,并与来自艺术、传播与公共文化实践领域的嘉宾展开了深度对谈。对谈嘉宾包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杭敏、与辉同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董宇辉。

清美讲堂现场

嘉宾们围绕艺术的全球化、人文主义价值的重申以及青年参与的全球愿景等议题展开了交流,活动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冬江主持。

马克·维埃尔

国际奥艺委员会创始主席马克·维埃尔发表了题为“艺术的全球化与奥林匹克艺术的复兴”的演讲,演讲聚焦奥林匹克艺术的历史源流与未来图景,并介绍了即将启动的奥林匹克艺术大赛,将以“环境与能源”为主题,旨在激励艺术家将创造力与公共责任相结合,关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议题。大赛包括动画、建筑、舞蹈、文学、陶艺、绘画、摄影、游戏等,以适应当代多元媒介文化的发展态势。

马克·维埃尔介绍,早在古希腊,艺术竞赛就已是奥林匹克传统的一部分。艺术从不是竞技体育的附庸,而始终是人类共享的精神语言。相较于奥林匹克竞技体育,奥林匹克艺术强调的是精神的平等,以作品中所传递的价值、情感与创造力为核心,能够跨越文化语境与身份背景,引发更广泛的共鸣。马克·维埃尔多次提及奥林匹克艺术所承载和坚守的人文主义精神。他指出,面对当前世界的动荡与变局,艺术应称为连接理解、化解冲突的“雨燕”,艺术家是人文理念的承载者与传播者,应共同守护善、美与和谐的理想。他引用陀思妥耶夫斯基名言“美将拯救世界”,呼吁以艺术的力量重建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理解与信任,认为美是构筑和平与幸福生活的基础,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最柔软也最有力的桥梁。他呼吁中国青年与世界各地青年携手同行,共同投身这场艺术全球化的复兴浪潮。

嘉宾对谈环节

在嘉宾对谈环节,马克·维埃尔进一步指出,青年是推动文化未来的关键力量,艺术院校之间应建立起持续的合作机制,将艺术作为一种桥梁,在不同国家和学科之间形成有机联结。

对谈嘉宾:马赛、杭敏、董宇辉

杨冬江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奥林匹克艺术研究中心管委会主任马赛介绍,美术学院长期参与多项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艺术设计工作,2021年成立的“清华大学奥林匹克艺术研究中心”,由美术学院牵头,联合经管学院、公管学院、软件学院与体育部等多学科平台共同建设,致力于在艺术、科技、教育、体育等领域形成复合型研究与实践生态。马赛指出,奥林匹克运动体现了和平、包容等超越国界的人文价值,而艺术正是最有力的表达工具之一。

从国际传播的角度出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杭敏强调,艺术是跨文化对话中价值共识建构的重要媒介。在当前民粹主义与去全球化趋势交织的时代语境下,文化认同面临新的挑战。艺术不只是创作,更是沟通、传递与连接的过程。在推动艺术全球传播的过程中,教育、传媒与跨文化机制的协同作用不可或缺。新闻与传播学院将积极助力构建更具公共性和传播力的全球艺术生态。

与辉同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董宇辉表示,具有世界传播力的艺术,必须扎根本土文化的土壤。他以实例说明,青年创作者需要深入现场,从文化遗产中汲取精神养分。董宇辉认为,真正动人的作品可能不是最直白的,而是在若有所思之间,唤起人们内心共鸣的“隐性叙事”,这需要创作者为作品赋予情感、意义和记忆的厚度,从而获得更广泛、更持久的理解与认同。

现场合影

对谈在热烈友好的氛围中落下帷幕,但关于艺术与世界的思考却仍在延续。


资料提供 | 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公室

文案 | 朱滢

图文编辑 | 陈洁

审核 | 王晓昕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100084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