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首页   /   新闻   /   新闻动态   /   正文

分享

设计是我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
2025.05.16



01 学术逐光

以设计为笔,书写知识篇章

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的七年求学生涯中,李叁陆始终以炽热之心追逐学术之光。硕士阶段,他潜心修习16门课程,专业课程全满绩,综合成绩达3.95。这份耀眼的成绩单,不仅凝结着导师的谆谆教诲与同窗的鼎力相助,更源于他对设计学科的深刻思考与不懈探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李叁陆深谙设计学科的开放性,广泛涉猎基础理论、前沿技术、艺术鉴赏乃至哲学与文学课程,从多元视角汲取养分。在他看来,设计不仅是满足功能需求的手段,更是理解事物关联,构建情感纽带的方式。设计无绝对对错,却能折射出我们看待世界、应对生活的态度与价值观。

本科毕业设计《家在墙的另一边》封面

从本科毕业设计《家在墙的另一边》开始,李叁陆便踏上了专业研究的探索之旅。在导师指导下,他通过建筑与文学的跨学科对话,赋予空间以情感叙事,展现了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萌芽。

圜丘坛祀天仪 仪式流程与空间研究

硕士期间,李叁陆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负责明代礼仪文化的文献整理与模型还原。他埋首古籍与考古资料,将抽象理论转化为直观图像,同时投身科幻关键词研究、恭王府课题等项目,夯实了学术根基。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唯有持续探索,方能在学术海洋中行稳致远。

02 实践担当

以设计为媒,创造社会价值

PLUG-IN Hutong 设计方案

作为心怀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李叁陆始终致力于将知识转化为推动进步的力量。他的作品《Plug-in Hutong》以北京胡同文化为灵感,融合传统与现代办公需求,入围国际竞赛Top50,并获“未来之星”全国二十五强。设计中,他以使用者体验为核心,通过创新布局与元素运用,打造出兼具功能与温情的空间。

灯光装置“昌平下班后”在昌平政府街地铁站前

停翅港村新四军军部旧址红色景观设计

在城市更新领域,他策划的《看得见的昌平》通过艺术展览重塑区域形象,获昌平城市更新竞赛最佳IP赋能奖,作品最终落地政府街。此外,他还为盐城新四军军部旧址设计红色景观,为福建乡村打造文化IP,用设计激活历史与乡土。“纸上得来终觉浅”,李叁陆以实践诠释了设计的社会价值。

03 跨界突破

以设计为桥,融合多元视野

概念艺术设计《宇宙静悄悄》

李叁陆坚信设计是跨学科的结晶。他与团队创作的概念作品《宇宙静悄悄》融合艺术、科学与哲学,获紫金奖中国大学生设计展评委提名奖与蓝桥杯国家一等奖;游戏和新媒体艺术作品《唤》探讨人与自然关系,入选学院优秀课程作业展。这些尝试让他突破专业边界,开拓创新思维。

动物保护题材的游戏设计作品《唤》

毕业设计前期调研

毕业设计《新物体系》聚焦流动性居住现象,结合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方法,从“物”的视角探索居住环境与自我建构的关系。这一课题正是他跨界思考的延续,也是设计作为理解世界方式的生动注解。

结语

从学术深耕到实践创新,从专业探索到跨界融合,李叁陆以设计为语言,书写了对世界的理解与回应。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设计不仅是技艺,更是一种连接万物、关照社会的思维方式。


资料提供 | 研工组

策划 | 陈洁

统筹 | 孙佳鸣 朱滢

文案、视频 | 孙佳鸣 黄子轩

作品图片 | 李叁陆

图文编辑 | 陈洁

审核 | 王晓昕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100084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