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2025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示范教师名单正式公布,美术学院绘画系副教授丁荭及其负责的《经典工笔花鸟画临摹》课程分别入选示范教师与示范课程名单,彰显了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与美育融合领域的突出成果。

丁荭
丁荭以“以美育人、以艺载道”为核心理念,创新党建与美育的融合路径。作为美术学院研工组组长和绘画系党支部副书记,她构建了辐射校内外的“大美育”实践体系,带领研究生开展北京地区双向美育计划,指导学生作品斩获多项国家级奖项。她牵头美育课题,弘扬清华“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大美育精神,推动社会美育资源进校园,开展非遗传承活动,建设校内美育实践空间,策划美院研究生作品推介展,助力提升全校艺术素养。
在课程思政创新实践中,丁荭带领学生参与建党百年大型壁画绘制、蒋南翔诞辰 110 周年美术创作,将党史校史教育融入艺术实践,获评美院建党百年突出贡献奖。其创作的多部作品以艺术语言记录时代变迁,其中《门纳万顷涛》青铜浮雕成为厦门城市文化新地标,彰显了艺术工作者的社会担当。
丁荭主讲的《经典工笔花鸟画临摹》作为美术学院院选课,是传统绘画技法类核心课程。该课程以传统经典工笔花鸟画临摹为载体,不仅让学生熟练掌握勾线、分染等基础技法,掌握禽鸟、花卉等题材的造型规律及画理,还引导学生纵向了解中国古代绘画史中优秀作品的艺术风格特征,体会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审美心理、精神意境及“以形写神”等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提升学生对经典作品的赏析与临摹能力。同时,课程积极传承传统绘画技艺,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在学生中积累了良好口碑,11 次评教进入全校前 25%,1 次进入全校前 5%,成为清华大学排名前 30 的热门选修课之一。
该课程通过挖掘文化基因、强化文化自信,融入思政元素,将课程目标从“技法传授” 拓展为“技法+文化+思政”三位一体,并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浸润式育人,使课程不仅是技艺传承的课堂,更成为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培育时代新人的思政育人阵地。
此次丁荭及《经典工笔花鸟画临摹》课程获奖,既是对美术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积极探索与实践的肯定,也将进一步推动学院在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之路上持续前行,为培养更多兼具艺术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信息来源|教务办
部分资料提供|丁荭
图文编辑|陈洁
审核|王晓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