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5年国际暑期项目“设计未来·共同愿景”于2025年7月11日上午圆满落下帷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暑期项目总负责人马赛出席结营仪式,并对青年导师团队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们在项目期间所取得的优异成果给予高度肯定和衷心祝贺。
马赛在致辞中表示,两周来,学员与授课教师共同见证了“设计未来·共同愿景”暑期项目的丰硕成果。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创新者通力协作,展现了卓越的创造力。从脑机接口技术到低重力健康方案,从文化传承到教育创新,从生态系统到人工智能,每个项目都体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对人类未来的深邃思考。通过课程学习和文化体验,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前沿设计方法,更培养了全球视野和人文情怀。这次交流印证了设计的力量能跨越文化边界,为人类共同挑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期待各位学员继续在设计道路上探索前行,用创新智慧推动世界变得更美好。

马赛院长与来自胡志明市经济大学小组学员进行作品展示交流
结营仪式上,各小组聚焦于“智航”“智创”“智居”三个方向,将两周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可供体验及使用的产品原型并逐一登台展示。六组创新项目各具特色:第一组作品“Momento”系统运用脑机接口和量子技术,通过NeuroSkin智能手套为多星球居民创造沉浸式情感连接;第二组作品“DreamLink”致力于2050年实现跨时空文化记忆共享,增进代际情感纽带;第三组作品“GLIMMER”智能绘画机器人面向儿童,结合AI互动与户外探索激发创造力;第四组作品“BiO₂ System”创新研发藻类-水凝胶供氧系统,为火星居住提供可持续解决方案;第五组作品“NEXSOMA”构建磁力模拟与虚拟现实训练系统,助力星际旅行者适应多重引力环境;第六组作品“Krulik”多模态AI界面则为极端环境下的快速决策提供智能支持。每个项目都体现了对未来生活场景的深入思考和创新探索。

各小组作品展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副主任、艺术与科技创新基地主任、2025国际暑期项目学术负责人付志勇,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助理教授Phoebe Kowalska,清华大学艺术与科技创新基地创新教练崔行健,天津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系讲师洪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系助理研究员郝于越作为评审专家出席了结营项目汇报。
随后的颁奖环节,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李嘉薇的主持下,马赛院长与付志勇副教授、洪昀女士为获得最佳前瞻创意奖、最佳技术应用奖、最佳社会影响奖团队颁发了荣誉证书与奖品。



马赛、付志勇、洪昀为获奖小组颁奖
随后,向六位优秀的青年导师和六位兢兢业业的志愿者以及三位优秀志愿者颁发了荣誉证书。

Phoebe Kowalska为青年导师(左起:管子皓、李佳安、陈天扬、茅英伦、袁赵宁、胡佳敏)颁奖

马赛、付志勇为志愿者团队颁奖
伴随着热烈的掌声,“设计未来·共同愿景”2025年国际暑期项目结营仪式圆满落幕。衷心希望各位学员能够在未来的专业道路上继续努力进取,在各自的专业领域继续拼搏向前,为推动全球艺术设计事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图文提供 | 国际暑期项目组、国际办
图文编辑 | 陈洁
审核 | 王晓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