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首页   /   新闻   /   新闻动态   /   正文

分享

雕塑与漆艺共绘荆楚非遗新篇
2025.07.17

7月13日,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李象群与徽州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甘而可相聚荆州古城,考察荆楚非遗技能传承院及非遗工匠小镇。中国非遗保护协会漆艺分会会长周剑石,副会长陈岸瑛、杨佩璋及秘书长许小兰陪同调研,共探非遗活态传承与职业化发展路径。

合影

在荆楚非遗技能传承院,李象群、甘而可等人走访楚式漆器髹饰技艺、磨鹰风筝等18 个非遗工坊,观摩邹传志等传承人的技艺展示。李象群高度评价“职教+非遗+产业”模式,认为其“将楚式纹样复刻等技艺系统融入课程,打通了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融合通道”。甘而可盛赞“荆作·楚生活”系列文创:“从战国图腾中提炼现代美学,传统底蕴正引领当代生活潮流。”

李象群一行在传承院大漆图书馆合影

 

陈岸瑛代表工作站向李象群赠送漆器作品(左)

许小兰代表工作站接收李象群赠送的雕塑作品(右)

冒着酷暑,一行人来到纪南生态文旅区荆楚非遗工匠小镇项目工地。在国家级非遗馆施工现场,李象群提议修建一座彰显楚风底蕴与屈原内涵的标志性雕塑,以赓续文脉、礼赞精神。甘而可建议采用大漆夹纻造像工艺——这项源自战国的技艺经裱布、刮灰、髹漆等数十道工序,成品可历千年不朽。

李象群和甘而可对谈

周剑石指出,雕塑赋予漆艺当代审美,漆艺为雕塑注入文化基因,、二者融合既是艺术破壁,更是精神传承。陈岸瑛补充,这座融合两种国家级技艺的屈原像,将开启传统工艺与当代艺术共生的可能,成为工匠小镇的精神图腾。

座谈会上,许小兰介绍,荆楚非遗工匠小镇核心建筑荆楚非遗馆(1.5万平方米)将于今年下半年竣工,将融合非遗研学、产教融合等业态,打造“荆作·楚生活”品牌。

针对小镇未来,李象群提议引入艺术教育资源,探索“活态遗产保护”与 “数字艺术创新”双轨发展。

李象群等在荆楚非遗工匠小镇工地合影



                                                 图文提供 | 李象群

                                                  图文编辑 | 陈洁

                                                    审核 | 王晓昕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100084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