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首页   /   新闻   /   新闻动态   /   正文

分享

清华美院陈楠教授策展 “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览在香港中央图书馆举办
2025.08.12

《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览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展览馆举办

香港街头的《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讯宣传

2025年7月12日,由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外事办指导,中国文联香港会员总会、河南日报社、河南省文旅厅、省文物局、安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文字博物馆、河南博物院、殷墟博物馆协办的“了不起的甲骨文”香港展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展览馆举办。作为香港中华文化节的重点项目,展览以“甲骨千年·见字如面”为主题,深入呈现甲骨文这一中华文明“童年文字”的独特魅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楠担任策展人。

展览开幕式现场

现场导览


展览概览

展览融合文化、艺术与科技三重维度,第一展区为文化板块,主要内容为汉字发展史与河南日报“了不起的甲骨文”栏目的精彩报道;第二展区为艺术板块,集中展示了陈楠教授及其团队二十六年来深耕中国古文字艺术并进行创新活化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构建起一场连接传统与未来、学术与趣味的视觉文化盛宴;第三展区为科技板块,内容为由河南日报社携手原力数字科技打造的XR沉浸式电影《了不起的甲骨文·王子的荣耀》。

第一展区:溯源·见证

十二生肖甲骨文立体发光装置

第一展区“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

第二展区:活化·换新

《甲骨文·世界》一

《甲骨文·世界》二

艺术装置《甲骨文·宇宙》现场交互

十二生肖甲骨文海报

第三展区:穿越·对话

甲骨文大空间XR沉浸项目


作品介绍

“笔触之艺:中国古文字视觉艺术展”主视觉

陈楠教授自1999年起,持续探索甲骨文、金文等中国古文字的活化与当代叙事表达,致力于将古老文字从学术象牙塔中带入民众身边,不断融入公众语境与现代生活。展览第二展区“活化·焕新”正是他系统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作品包括空间艺术装置、字体设计、数字版画、视频影像、创作手稿与研究文献以及文创产品设计等。作品《甲骨文·从军行》《甲骨文字体设计》《甲骨文·宇宙》等代表作品分别从数字动画、视觉设计、宇宙观念等不同技术与角度,赋予甲骨文新的生命张力。其中,《从军行》以古诗意象为主体,运用甲骨文字形语言重构古代军事场景的生动叙事;《甲骨文字体设计》展现了陈老师25年来不同阶段的甲骨文字形设计的流变;《甲骨文·宇宙》借助数字语言,以甲骨构形模拟星象运转,体现古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镜像折射的空间设计与数字影像的结合塑造了神秘深邃又生动时尚的时空景观,成为全场观众打卡的热点。该展区也是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中“中国古文字艺术设计与文化传播研究”的组成部分。

《甲骨文·从军行》

甲骨文字体设计展示

视频影像艺术装置《甲骨文·宇宙》

矩阵装置《水之方程》

《水之方城》与《甲骨文·宇宙》的交叠与对话

立体装置《甲骨文·动物世界》

艺术装置《六感虎》

《甲骨文·廿四节气》

汉字平面作品

《中国汉字设计史》经折装展示

陈楠教授手稿及文献展柜

明信片、甲骨文模版、罗盘冰箱贴等文创

甲骨文艺术展区

现场儿童被甲骨文知识深深吸引


学术讲座

《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览期间举办了一系列研讨会、讲座、学生及公众导赏等公教活动。7月12日,陈楠教授在展览现场为香港市民带来了一场甲骨专题学术讲座《甲骨文的蝴蝶效应——从神秘符号到潮流先锋》。讲座包含从汉字设计史、中国文字艺术设计文化的专题梳理,到分享其25年的甲骨文艺术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成果心得。讲座后,陈楠教授带领现场热情观众一起参观展览并讲解相关知识。

甲骨专题学术术讲座

陈楠教授讲授汉字知识

讲座现场


展览现场

接受香港媒体采访

为各界领导嘉宾和参观民众导览

布展、团队合照等展览花絮

此外,在7月22日的展期结束后,展览还将延伸至校园,于9月至12月间走入香港10所中小学开展校园巡展活动,借助《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览与“甲骨文”这一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引导青少年重拾文字背后的文化根源,建立起对中华美学与优秀传统文化更具自觉的认同与想象。

通过本次展览,这些从殷墟走来的“字中化石”焕发出当代艺术的生命活力,也唤起更多人对伟大的汉字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认同。

展览以多元科技手段,向香港市民展现了甲骨文的象形之美、结构之美、文化之美以及意蕴之美,并通过研讨会、讲座、导赏等系列活动,让香港人民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魅力与审美价值,深化了香港人民对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与文化内涵的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对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重要意义。


图文提供 | 陈楠

图文编辑 | 陈洁

审核 | 王晓昕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100084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