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3日下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美术学院A301报告厅举行。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党委书记覃川,副院长杨冬江,党委副书记王晓昕、马文甲,院长助理师丹青,各系及职能部门负责人,新生德育助理,以及287名2025级研究生新生出席了本次开学典礼。典礼由马文甲主持。

马文甲主持,开学典礼现场
开学典礼当天,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为铭记历史、致敬先烈、缅怀伟绩,并激励广大青年学子砥砺担当、奋发有为,学院在开学典礼上特别设置了唱国歌仪式。

覃川在致辞中指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应从知识掌握走向探究创造,从技能训练转向思想升华,要将个人艺术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他介绍了学院师生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社会美育等方面的实践与贡献,强调艺术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焕发持久生命力。他鼓励研究生新生,坚守理想信念、树立学术志向、担当社会责任、弘扬清华精神,要以艺术服务人民,讲好中国故事,在学术与创作中不断突破自我、勇攀高峰。
雕塑系教授马天羽作为新生导师代表发言。他以“学长与师长”的双重身份,分享了自己与清华美院跨越二十余年的深厚缘分。他指出,清华美院是一个包容不同、创造共通的地方,同学们不仅要深耕专业,更要主动跨越学科边界。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艺术的核心不在于工具,而在于作品的温度、态度与深度。他勉励同学们成为“有思想的创造者”,既要扎根工作室,更要走向社会,以实践回应时代。

覃川致辞(左)
马天羽发言(右)
2024级工艺美术系硕士研究生孙源源作为在校生代表发言。她分享了自己入学一年来的成长与感悟。她表示,清华美院不仅是追寻学术真理、磨砺专业能力的沃土,更是激发情怀与责任的广阔天地。在这里,艺术与科学深度交融,培养学子既能凝视一器一物的精微,也能勇担文化使命与家国责任。
2025级视觉传达设计系博士研究生龚晓鑫作为研究生新生代表发言。他分享了从文旅工作重返清华美院攻读博士的初心与愿景,基于多年在品牌管理、艺术节策划与乡村实践中的经验,他致力于探索艺术赋能社会、推动创新的可持续路径,而清华美院提供了广阔舞台。

孙源源发言(左)
龚晓鑫发言(右)
马赛总结致辞。他回顾了美院师生在国家重大工程与国际赛事中以专业服务社会,塑造国家形象的突出贡献。他强调,“艺科融合”是学院长期坚持的发展方向,鼓励新生积极开展跨学科探索,以科技拓展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可能性,以艺术激发科技创新的想象力与人文内涵。他勉励新生胸怀家国、放眼世界,在乡村实践涵养社会责任感,在国际交流中拓展全球视野,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大业,用专业能力服务人民需求,在学术与艺术道路上守正创新、担当使命。

马赛致辞
为欢迎2025级研究生新生加入美术学院,学院特别为每位研究生新生准备了院徽,作为入学纪念。党委书记覃川、党务办兼离退办主任何静为两位研究生新生代表佩戴院徽,全体研究生新生也在现场郑重地为自己佩戴上这枚象征“清华美院人”的徽章。

研究生新生代表佩戴院徽
上一学年,美术学院研究生在清华大学各类奖励与表彰中表现突出,取得了诸多亮眼成绩。典礼上,马赛为获得2024-2025学年度清华大学优秀研究生共产党员荣誉称号的罗芙蓉、王婧等颁发荣誉证书;杨冬江、王晓昕为获得2024-2025 学年度清华大学优秀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者(党支部书记)荣誉称号的薛洁、赵毅伟颁发荣誉证书。


优秀研究生代表获颁荣誉证书
祝福2025级研究生新生,在清华美院这片沃土上笃学不怠、砥砺前行,为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学子的智慧与力量。
图文提供 | 院党委研究生工作组、学生办
图文编辑 | 陈洁
审核 | 王晓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