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2日,中国民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发布2025年度社科规划项目立项通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王巍主持的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部少数民族美术非遗的活态创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FYY2025ZD22)成功入选重点项目,成为此次非遗研究领域重点立项成果之一。
中国民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成立于2010年,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专业委员会之一,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共建,在非遗研究领域具有权威性。2025年4月25日,研究院发布年度社科规划项目申报公告及指南,6月20日申报截止,期间共收到国内外218个单位的476份项目申请书,覆盖戏曲传播、数字化保护、文化融合等多个非遗研究方向。
项目评审严格遵循科研管理办法、申报公告及指南要求,经初审、专家外审、会议终审三级审核。王巍主持的项目,因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西部少数民族美术非遗”的结合,以创新视角探索非遗“活态创新”路径,在众多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最终入选23项重点项目,研究周期为2年。
该项目紧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传承与创新需求,核心价值显著。理论层面,它突破传统非遗“静态保护”单一视角,将西部少数民族美术非遗(如民族绘画、手工技艺、服饰纹样等)置于宏观背景下,构建“活态创新”理论框架,为非遗与现代社会融合提供理论支撑;实践层面,项目将深入调研西部少数民族美术非遗传承现状,梳理当代发展困境,提出可落地的活态创新路径,助力非遗在传承中创新,为其赋能区域文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提供实践参考。
此次立项,既是对王巍在非遗研究领域学术能力与创新思路的认可,也体现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非遗保护与创新研究中的担当,为西部少数民族美术非遗活态传承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
编辑 | 陈洁
审核 | 王晓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