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首页   /   新闻   /   新闻动态   /   正文

分享

山河永固,精神长存
2025.10.01

当我们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六周年,

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纪念节点。

此刻回望,

山河不仅是地理的轮廓,

更是一卷流动的记忆——

江河奔涌,

曾映照前赴后继的身影;

群山巍峨,

始终挺立着民族的脊梁。


山河深处 生生不息

学院的几代艺术家,始终将创作的根系深植于这片土地的呼吸之中。他们笔下的山河,不仅是自然之景,更是历史的回响、时代的凝视。

白雪石《千峰竞秀 万树争荣》

张仃《雪夜寂静》

从白雪石青绿点染的秀润河山,到张仃焦墨写意的雪夜苍茫;从吴冠中笔下流转的东方韵律,到袁运甫清新雅致的巴蜀气象;从《幽燕金秋》的雄浑壮阔,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奔腾定格;从精品浮雕《长城》的璀璨新生,到匠心之作《黄河》的磅礴矗立——艺术,始终与民族的命运同频共振,传递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山河永固的雄浑气魄;象征着华夏儿女百折不挠、激流勇进的刚毅风骨。

吴冠中《北国风光》

袁运甫《巴山蜀水》

这条创作脉络延续至今,成为清华美院人“为生活而艺术,为民生而设计”的精神接力。

侯德昌《幽燕金秋图》

李鸿印 何山《黄河之水天上来》

抗战时期,艺术是唤醒民众的号角;建设年代,画笔参与重塑民族的美学自信。

而今,新一代创作者以多元视角重新解读山河意象,在传统笔墨中融入当代感知,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程向军、宿志鹏、朱全俊《长城》

邀您一同走入山河深处,感受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

马文甲、朱全俊、宿志鹏《黄河》


文案 | 苗义泽

图文编辑 | 陈洁 罗雪辉

审核 | 王晓昕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100084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