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首页   /   新闻   /   新闻动态   /   正文

分享

白明&让·欧丢斯|《交互的天际线》新书首发
2025.10.20


《交互的天际线》新书首发

2025年10月18日,时值上虞青十周年现当代陶艺展之际,中法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由法国 L'Étincelle Nomade(烁光出版社)出版的《交互的天际线》一书迎来首发。这本书的两位作者分别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全委会荣誉主席、著名天文学家让·欧丢斯(Jean Audouze)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白明。

2018年,欧丢斯先生在法国巴黎为白明颁发“仁社”会员证书

2025年10月18日,《交互的天际线》新书首发式现场

本书的构思可以追溯到八年前。欧丢斯先生首次来到中国上虞,参观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期间,他为中国古代精湛的陶瓷艺术深深折服,认为陶瓷凝结了中国人的智慧,是艺术、科学与技术的结晶。陶瓷是科技与艺术、历史与生活、审美与文脉的交汇,它是世界的语言。土与火的结合体现了人与人的协作,人与物的联系,科学与艺术的交融,实用和审美的合一。而大地与星空、艺术与科学都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在欧丢斯先生首次到访上虞八年之后,《交互的天际线》的发布更显意义非凡,成为科学与艺术交流的又一段佳话。

发布会上,欧丢斯先生说:“我惊奇地发现,艺术与科学有许多共通之处,它们的对应呈现出奇妙的律动。其实宇宙和艺术在本质上并不复杂,宇宙由最简单的原子构成,陶瓷也由高岭土中的原子构成。但艺术家的想象力赋予了它们灵魂与生命力。白明的作品总让我动容,既有儒者的仁爱,又有天地星空的宏观。他的艺术在国际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这也让我感到,中法文化非常接近,科学与艺术也非常接近。最后,非常高兴再次来到上虞,看到如此精彩的展览。和这本书一样,这个展览也是文明的交汇,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欧丢斯先生

法国 L'Étincelle Nomade(烁光出版社)让·匹克说:“很荣幸有机会参与这本书的出版。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两个重要特征:一是欧丢斯先生作为伟大的科学家,身上具有艺术家的气质;二是在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白明身上,我看到了诗人般的思维与想象力。我们这个星球之所以美丽而深邃,正是源于人类精神中艺术与科学的交汇激荡。”

本书出版者让·匹克发言

刘广汉先生发言

《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出版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代表刘广汉先生说:“祝贺《交互的天际线》出版。这本书让我想起中国古代先贤的一句话——‘究天人之际’。中国的知识分子、艺术家与科学家,常将追求宇宙与人类的终极真理作为人生的志向。宏大宇宙中的星空影像与白明老师陶艺的局部细节如此贴切呼应。作为出版同行,我也能体会到这本书背后细致繁琐的工作。因此,我也向让·匹克先生致敬,他对书与艺术的理解令我感佩。这是一本有触感、有温度的书,凝聚了一份匠心。”

艺术家白明发言

艺术家白明表示:“这本书将科学家的眼光与艺术家的眼光交织在一起,也改变了我看待世界、看待自己作品的方式。我更加体会到,陶艺作为无声的视觉语言,所激发出的想象力具有强大的精神沟通能量,也让我坚信,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是人类美好情感与精神得以归依的卓越空间,这个空间能够回馈给所有人。这本书的写作出版历经整整8年,期间诸多细节让我感受到欧丢斯先生与出版社团队的通力合作与帮助,包括摄影师帝铂的支持。通过这本书,人们能更多地学会将目光投向自然,也会更加谦卑,从而走向永恒的艺术与科学相结合之境。”

2017年7月25日,白明陪同欧丢斯先生到访上虞青

拉坯与永恒的旋转

白明的作品“瓷石之间”在火中幻化

火的痕迹

书中内容:海马星云与白明的作品《大成若缺》局部

书中内页

火星表面的山丘《叠加的关系》

《交互的天际线》的创作经历了反复的文稿修改和深入的对话,所选配图亦是经过悉心斟酌。本书的图片来自欧洲宇航局(ESA)和美国宇航局(NASA),白明作品由法国文化部摄影师Thibaut Chapotot拍摄,全书文字由法国诗人Étienne Paulin润色审校,Delia Sobrino设计工作室精心排版,由Cécile Chen和François Sastourné参与翻译,在法国出版社的精心编辑下,这本凝聚艺术与科学的著作将与读者见面。

书中内页

上下图依次为《大成若缺局部》、火星表面与《山海经》局部

书中内容:火星表面的陨石坑

《管锥篇》局部的火痕

这不仅是一部书籍,更是一场跨越领域的精神对话——陶瓷与星空的交汇,艺术与科学的呼应,共同回应着人类“仰望星空,俯身造器”的文化想象。

诚如出版社社长Jean Pic在的编者按中所写:《交互的天际线》源于法国天体物理学家让·欧丢斯和中国艺术家白明的相遇。这本书既非艺术画册,亦非天文科普读物。它凝聚着两位充满好奇与热忱的灵魂对世界的独特洞察。白明作品中精妙之美向我们展现了材质的和谐,而让·欧丢斯则通过天体物理学引领我们探索宇宙的奥秘。两种视角相互交融,引导我们深入理解光、空间、时间、土、水、气、火乃至生命等概念与元素。本书融合了哲学思考、诗意遐想与个人体验,皆源于对知识与理解的普世渴求。这部独一无二的著作让我们发现艺术创作与科学发现的相似之处——这两大领域皆源于非凡的人文精神!

上图:世界上最古老的星相图—敦煌星相图和白明水墨作品,敦煌发现的星相图,这是迄今所有文明中最古老的星相图。它首次以图形方式呈现了中国天文学家在649至684年间观测到的所有星座,包含超过1300颗恒星。通过精密的数学投影方法,其对最明亮恒星的精度可达1.5至4度。下图:艺术家白明水墨作品。


《交互的天际线》节选:

白明:

灵魂就象天上的星光,时明时暗。艺术创作引领人们在各种表达的形式中探索灵魂。

欧丢斯:

白明的陶瓷与绘画作品自带内在光芒,同时亦是光的载体。在法国,十八世纪被称为“启蒙时代”,在法语的字面意义就是“光的年代”,这个时代既以理性精神为标志,也因艺术家与科学家间的互动而熠熠生辉。光照亮了世界,而白明这样的艺术家正是光的创造者。

星空与灵魂

书中内页:银河与《山水与时间·古城窟》局部

白明:

陶瓷艺术是人类文明史上,所有的艺术形式里使用的材料最古老的,古老到与我们的地球形成的时候靠得很近。

欧丢斯:

对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而言,“火”是能量的代名词;而对白明来说,它如同“土”一般,是决定其陶瓷艺术创作卓越品质的关键要素。空气,如同水与火,在维系地球生命的同时,也对白明这样的艺术家将物质转化为艺术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成若缺》局部

火星赤道的沟壑

猎犬座的螺旋星系与《瓷石之间》孔洞

岁月与永恒

大漆作品

2014年,法国巴黎,白明陪同欧丢斯先生在塞努奇博物馆白明个展上

2024年欧丢斯先生与白明在法国巴黎

2025年10月15日,中国上海,欧丢斯先生与白明再赴瓷源上虞参加《交互的天际线》新书首发式

陶瓷的星辰”中法艺术交流研讨会海报

《交互的天际线》新书发布会同期举办“陶瓷的星辰”中法艺术交流研讨会,中法艺术家在上虞青十周年现当代陶艺展现场共话科学与艺术、瓷源与世界、陶瓷与未来。

“陶瓷的星辰”中法艺术交流研讨会暨《交互的天际线》中国首发式现场


本文转载自“上虞青”官方公众号

编辑 | 陈洁

审核 | 王晓昕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100084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