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首页   /   新闻   /   新闻动态   /   正文

分享

李政道先生——一个质地纯粹的人
2021.12.31

1998年11月,我给在科学院大院从小比肩长大的柳怀祖、赵维勤打电话,邀请他们来看我的画展“98”陈雅丹穿越时空之旅”,可是他们说正忙着组织召开防治北方荒漠化及黄河断流问题会,会议很重要,李政道先生马上就要从美国专程飞来主持会议,还有全国的不少科学家都要来参加。他们很想去看我的画展,可是走不开呀!

听说是这样一个会议主题,我立即很兴奋,因为这正是我最近关注的环保问题啊!便说不如把我的画挑几张去展出如何,因为我的画正是以罗布泊环境变化为例呼吁重视当前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比如黄河入海口一年365天有200多天没有水了!比如北京、西安等大城市已面临严重缺水……

我的动议立即得到他俩的支持!于是我的个展一结束,便把其中的四幅画直接搬到会议现场。

开会那天,我早早来到了会议礼堂~只见几幅画已端端正正的摆在了礼堂大门口,画展招贴上写着“一次艺术家女人对六十年前科学家父亲,同一旅途上的——精神相会“。招贴下方写着——一个对人类命运的共同关注。

衣着朴素的科学家们正陆续来到会场,那天,我一个艺术家回到父亲的同道——科学家们中间,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这是我展出的的其中一幅:《湖心》(往日烟波浩渺的罗布泊已经变成一望无际的盐碱地,湖心——一颗伤透了心的干渴的心):

在去楼兰的路上,我看到一大片枯死的胡杨,那该是楼兰消亡前最后的胡杨吧!在生命最后一刻,它们是如何拼命伸展着不屈的身姿呀!

《不朽的胡杨》

《楼兰遗址》——由于缺水,罗布人不得不离开他们的家园——楼兰。

不一会儿李政道先生来了,维勤和怀祖安排我去休息室和先生见面。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休息室,毕竟那是获得诺贝尔大奖的大科学家呀!但奇怪的是,一见到李政道先生我就不紧张了,相反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很想向他倾诉心里话。

于是便和他在休息室里,轻轻述说着自己对生态环境的担忧,述说着自己的父亲自己的罗布泊之行所带来的感悟……李政道先生静静地仔细地听着,一边认真地翻看着我的画册。画册上那些过去有水现在干枯了的罗布泊盐碱地、枯死的胡杨、孤独的雅丹、楼兰故地……使李政道先生深思……

我们大约聊了有十分钟,会议就开始了。李政道先生亲自主持会议,他从礼堂门口的画讲起,然后讲到了我的故去的父亲地球物理学家陈宗器,讲到罗布泊的生态变迁,接着谈起大家共同忧虑的当下我国北方严重缺水以及荒漠化问题。

这是我和李政道先生的唯一合影,是在中午短暂休息时拍的。

会议开了整整一天,专家们做了热烈而详尽的论证与讨论,我听得入神沉浸其中——原来我们中国的科研工作者们早已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了啊!心里充满敬佩之情,更为李政道先生发起举办这样一次会议,所展现的科学家的良心与责任心而感动。至此,我成为一名更为坚定、自觉的环保志愿者。

我与发小柳怀祖、赵维勤合影,墙上挂着的是我先生李宝林的恩师可染先生创作的作品《核子重如牛,对撞生新态》。

我是1997年第一次来到楼兰后,成为一名环保志愿者的。

2008年10月16日,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发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了父亲陈宗器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暨纪念文集《摘下绽放的北极星》首发式。李政道先生正好到达北京,他接到我的邀请信后立即发来了贺信。

在信中他写道:

雅丹女士:来信及大作收悉,陈宗器先生是祖国地球物理界的老前辈,对这一学科的创建和发展有极大的贡献,他的110周年诞辰应给以隆重纪念。但,鉴于这次来京活动日程十分紧张,我的确不能与会,请予谅解,并祝会议成功。

特此奉复

并祝好

那时已经八十二岁高龄的李政道先生,百忙之中不忘给父亲110诞辰寄来祝贺信,这使我十分感动。因为其他的许多贺信、贺电都是父亲生前的工作关系单位发来的,而唯独李政道先生和父亲既不认识也无任何工作关系。我想是因为他们同为人类科学事业的跋涉者,惺惺相惜的缘故。

李政道先生发现“科学与艺术”这一发达国家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在中国几近空白,他认为: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的,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普遍性一定植根于自然,而对自然的探索则是人类创造性的最崇高的表现。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与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他积极倡议并投入与我们中央工艺美院合作,举办了大型科学与艺术画展、研讨会,出版了画册。那次我的参展作品就是前面提到的与我丈夫李宝林合作的《不朽的胡杨》,是我俩专程去常沙娜先生家,请她选定的。

还记得大约是在那次荒漠会议中午休息时,李政道先生曾充满感情地回忆:中国画非常了不起,在英国,他第一次看到中国画中的飞禽走兽是充满生命力的、活的!与西画完全不同。又说在做实验时,他看到了物理的微观世界,美极了~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这使他感到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

这本由李政道先生亲自任主编,柳怀祖任副主编的《科学与艺术》画集,以生动活波的形式阐明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画集刊出了李可染、吴作人、黄胄、华君武、吴冠中、常沙娜等诸多大师与画家以科学为主题的赠送给科学研讨会的作品,编辑思想立意高远、有内涵。细心的李政道先生还亲自提签赠书于我。至今被我珍藏着。

如今尊敬的李政道先生迎来了他九十五岁华诞~我衷心地祝福他健康、快乐、长寿!

和李政道先生的交往虽不多,但是他的高尚品格与谦虚务实的风貌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尊敬他,因为他是一个乐于奉献的人,一个品质纯粹的人。

每当想起他不顾年事已高,为中国和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做得那么多,便会同时想起了也是同样无私奉献的科学家父亲,想到他们,就觉得有一种人格的力量注入身体,鼓舞着我,让我更加努力、不敢懈怠。

李政道,著名物理学家

陈宗器,1898年7月27日~1960年3月4日

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原地球物理研究所创始人、领导者之一,我国地磁学奠基人,日地关系研究开创者,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创会理事长,国际著名罗布泊学者。陈宗器先生一生兢兢业业、忘我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息。

(图、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陈雅丹提供)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100084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