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首页   /   新闻   /   专题报道   /   艺术人生   /   正文

分享

大国艺匠| 穿越长安街,遇见84岁的袁运甫
2023.12.29

从庄严的毛主席纪念堂、最高人民法院

到璀璨的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太庙

再到建国门地铁站、中华世纪坛

……

在这条被称为神州第一街的长安街上

他的作品在各个重要地标建筑中熠熠生辉

他以“有容乃大”的观念

塑造艺术育人之法

开创了国内“大美术”观念的先河

他是袁运甫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现代壁画与公共艺术的开拓引领者

新中国承前启后的艺术教育家的代表

2017年12月

84岁的袁运甫于北京逝世

六年后的今天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

纪念袁运甫诞辰90周年

暨袁运甫艺术教育思想研讨会

共同追忆

他在艺术与艺术教育方面的卓越成就

让我们一起走近

“从清华美院走出的大国艺匠”系列报道

回顾艺术大师们

创造文化瑰宝、打造中国气派的动人历程

大国形象塑造者

《祖国大地》

《高山仰止》

《中华和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包林曾经评价过,北京的长安街好似一串闪烁着艺术之光的宝石项链:毛主席纪念堂北大厅的巨幅壁毯《祖国大地》、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壁画《长江万里图》、太庙的国家千年庆典礼器《中华和钟》……这些彰显国之辉煌的艺术巨制都与一个名字联系在了一起——袁运甫。

袁运甫在公共艺术的创作过程中,从不局限于一种形式的表达、不刻意突出个人造诣的高深,而是将作品视为整个环境的组成部分,力求达到整体的和谐。

在毛主席纪念堂北大厅,袁运甫提出采用绒绣工艺绘制出巨幅壁毯《祖国大地》,不仅能够避免重大活动拍摄时闪光灯反射在照片上留下光斑,还兼具吸音效果,减轻空旷环境中的回音影响,保持了纪念堂的庄严与肃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十余种不同色泽的石材经过精细的设计打磨,堆叠出高20.4米、宽10.2米、重约50吨的巨型浮雕《高山仰止》,象征着“重如山,坚如石,明如镜,清如水”的司法理念。

在太庙,袁运甫与团队一道,运用刻漆沉金工艺、雕漆剔红浮雕工艺、木浮雕贴金工艺等九种工艺,完成国家千年庆典礼器《中华和钟》的创作,图腾内容更是跨越古今,为人们带来历史的震撼与科技的想象……

在长达六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袁运甫持续不断地用具有“中国气派”的作品塑造着大国形象,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长江万里图》。

长江边上有座30米的高塔

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壁画《长江万里图》

袁运甫或许是世界上最了解长江的人之一。1972年,他接下了一个重要的任务,为北京饭店创作一幅长60米、高3米的壁画。作为新中国国务活动和外事接待的重要场所,北京饭店内,目之所及皆代表着国家的对外形象。

“还有什么比长江更能代表国家的呢?”持续深入思索后,壮美的山河图景浮现在袁运甫的脑海里,他的构想很快得到了周恩来、郭沫若等领导人的肯定。1973年秋,袁运甫收拾行囊,踏上了去长江边上写生的旅程。

大场面的描绘少不了广阔视野的观察,在那个无人机还未流行的年代,个人安全在艺术追求面前成为了第二考虑因素。袁运甫常常要去冒一些险。

在一次外出采风中,周边除了一座约30米的高塔外没有合适的观测点,袁运甫毫不犹豫地决定“登高望远”。一个馒头一瓶水往口袋里一装,一个画板一枝笔描绘眼下一景,在呼啸的江风中他攀爬着生锈的铁架,摇摇晃晃地登了顶,一画就是一整天。

“上去之后才发现塔顶是斜的。”袁运甫后来回忆到,从塔上下来后他的双腿发软,第二日甚至难以下地行动。然而,身体的劳顿掩盖不了精神的愉悦,从上海、南通一路前行至奉节、重庆。为期102天的写生之旅,诞生了《长江万里图》这一巨作。

“新北京饭店必须要反映工农兵!”完成画作不久,袁运甫遭遇了一个重大打击。在极左势力的反对下,《长江万里图》以画作内容是“没有阶级性的山水”为由,未能如期出现在北京饭店。难道所有的努力都要付诸东流了吗?

邮票《长江》

豪迈、奔腾着一往无前的长江抚平着一切,包括一些多舛的命运。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会被埋没,后来袁运甫有关“长江”的创作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首都国际机场、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等重要场地,纸本手卷被故宫博物院永久珍藏,2014年还发行了一套九连张邮票《长江》,献礼共和国65周年。

首都国际机场壁画《巴山蜀水》

1979年秋,首都国际机场壁画《巴山蜀水》作者袁运甫先生(中)和创作组老师交流,杜大恺(左)、刘永明(右),摄影:任世民。

1979年,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壁画群的创作中,袁运甫深度参与了壁画作品的题材选定、材料制作和形式风格的讨论研究,并将长江采风素材中最精彩的四川部分,作为机场壁画《巴山蜀水》的创作来源,描绘了从重庆经万县、白帝城至夔门的壮阔图景,展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磅礴气势。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壁画群被誉为“20世纪的敦煌”,开启了中国公共艺术的新篇章,成为了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传承中的“大美术”观

彩墨《雨露清晨》

精通一门艺术已属不易,袁运甫却不满足于此,他广泛学习着不同的艺术门类,涵盖公共艺术、壁画、水墨画、水粉画等领域,题材选择上他更是不拘一格,凡能入画的都尽收笔底。吴冠中曾评价袁运甫“有一个强劲的胃”,袁运甫在如饥似渴的学习中,消化吸纳着百家所长,在兼收并蓄、承上启下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艺术的实践和创作提出了新的理论构建。

在袁运甫看来,艺术绝对不是食古不化和全盘西化,1986年,他提出要走“第三条通道”的主张,用“大美术观”来摒弃传统学术近亲繁殖的艺术教育旧模式,强调素质教育、通才教育,要求打破专业壁垒。

他将众多材料工艺课纳入基础课程学习,邀请国内外艺术大家来校交流,培养学生的广阔视野。教学上他强化文科理论学习的分量,倡议在艺术专业里设置文理与绘画实践并重的博士学位并率先招收了第一批博士学生。

“继承中国文化传统,吸收现代文明精髓,创造出有别于前人的、有自己独立思考的、体现时代精神的作品。”这不仅是袁运甫的艺术理想,同时也是“清华美术学群”共同的追求。

宏大的观念孕育出宏伟的格局,在袁运甫超越时代的先进教育理念引导下,清华美院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有着“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承担起了大国形象塑造者的重任。

斯人已逝,艺术永存

作品《喜事》

作品《井》

“我的父亲是一个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袁加回忆起袁运甫举办个人作品展览时,由于担心大家盛夏时节出门奔波辛苦,于是便干脆省略了对于艺术家来说有着重要意义的开幕式。

然而,在袁运甫离世之后,却有很多学生不远千里而来,怀着敬意和思念,细述在困境中袁运甫先生如何以慷慨的帮助,照亮了他们的前行之路。

为家境贫寒者争取继续读书的机会,为年轻艺术家打造适宜的创作环境,为弱势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清华美院从不缺少袁运甫爱护学生的故事,曾经的学子现在也已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时间在他们动情的讲述中回溯,一个个故事拼绘出专业之外的袁运甫,也拼绘出清华教师不以学派、门第论高低,“惜才、爱才”的赤诚之心。

2012年,袁运甫捐资百万,设立“清华大学袁运甫艺术奖学励学基金”,用以鼓励学业优秀和需要经济帮助的同学。就像画作中明快鲜亮的色调一样,袁运甫始终为这个世界贡献着持续的温暖与深刻的感动。

今年时逢袁运甫诞辰90周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正在举行袁运甫艺术教育思想暨于会见、马泉、张大力、袁加作品展。

缔造美的过程中,袁运甫也成为了美的化身。84岁是有限的时间,千幅画卷是永恒的记录。在长安街,在祖国大地,他与他的艺术永存。

(素材来源 |图、文:主办方 文:徐子越)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100084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