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首页   /   新闻   /   专题报道   /   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馆设计   /   正文

分享

为世界呈现中国——访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主持建筑师陆轶辰
2015.10.30

【人物档案】

陆轶辰,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主持建筑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教授。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后工作于建设部建筑设计院、非常建筑。于耶鲁大学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曾获得日本文部省平山郁夫奖一等奖、耶鲁大学罗伯特·艾伦·瓦德优秀设计奖、耶鲁大学弗兰克·盖里工作室弗莱德曼设计奖提名。2006年,获日本“新建筑国际住宅设计竞技大奖”一等奖第一名。

在美期间曾于纽约渐近线事务所、洛杉矶摩弗西斯事务所任职;2008年于洛杉矶弗兰克·盖里及其合伙人事务所任项目建筑师,负责阿布·达比古根海姆博物馆设计;2010年,于纽约斯蒂文·霍尔建筑师事务所任项目建筑师,主持事务所中大型中国项目并参与重要国际项目;2012年,陆轶辰于纽约创立Link-Arc建筑师事务所;2014年获德国设计协会该年度标志奖(Iconic Award);2015年入选美国《Architectural Record》评选的全球设计先锋(Design Vanguard)。

陆轶辰

2015年10月31日,2015米兰世博会落幕,中国国家馆作为本届世博会中的第二大外国自建馆,吸引了300余万名观众参观,成为最受欢迎的场馆之一,并荣获米兰世博会大模块(2000平米以上自建馆)建筑奖项铜奖以及“世博展览馆遗产大奖”循环利用杰出奖一等奖!笔者有幸在中国馆开馆后采访到中国馆主持建筑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教授陆轶辰。

陆轶辰有些疲惫,看的出来,虽然中国馆已经顺利开馆,但是从设计到建设完成的整个过程一定是满负荷、超强度的工作状态。尽管如此,当谈到中国馆,陆轶辰的眼中还是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开馆前的一个月,我们真的是入魔了,沉在细节里不肯出来,不满足。直到开馆那天,看到那么多游客涌向中国馆,一下子如释负重了”。作为中国馆主持建筑师的陆轶辰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不用奔波于意大利和中国。那么这一年不眠夜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呢?

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馆

中国人创造的田野

世博会场馆的建筑设计往往来自于一个概念。这次中国国家馆设计方案的主题概念是“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这个概念从一开始就吸引了陆轶辰和他的建筑设计团队,引发他们去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直至把概念实现为建筑呈现。

“希望”“田野”“生命”“源泉”,这些动人的词汇被世界各地的人们诉说着。每一种文化都有对它们不同的理解。不同是细微的,更多的是共通之处。世博会是世界文化交相辉映的一个舞台。在这里,要创造出一种能够打动不同文化的“语言”。因此,在思考这个概念的阶段,陆轶辰会去咨询团队里的希腊、韩国或美国同事,他们对于“希望”这些词汇都有怎样的理解。在探讨和思考这些概念的过程中,他无时不刻感受到这个主题的魅力。“这是一个极具开放性的主题,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比如‘田野’这个词。它不仅仅意味着种植小麦水稻的农田,在英文中可以用‘land’或‘field’来表达,而‘field’这个词在建筑中又是一个十分迷人的词汇,它可以被翻译成‘空间、场域、在场……”。正是有了这种跨文化的思考和敞开式的探索,才有了最终整体建筑形态的成型。

行走在中国馆的场域之中

“最终,我们要做的不是一个物,也不是一个完全敞开的空间,而是一个融汇了中国人智慧的、极具人气的‘场’。”在这个半开半合的建筑中,融合了自然山水和城市风光的天际线。起伏、纵深的形态仿佛在律动着、呼吸着,拥有了生命,接续着延生。谦和大气的形态下,一眼望去,有如金黄的“麦浪”随风律动。“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陆轶辰他们用设计展现了这一迷人的理念。“当你踏着麦浪走进中国馆时,你也会成为建筑的一部分。融合着整个建筑,你会怦然感受到‘天、地、人’的和谐融合,这一中国人的特有的哲学”。

中国馆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和形态,呈现出浓厚的东方意境。对于这一“意想之外,情理之中”的评论,陆轶辰诚恳地谈道:“其实我们当初并没有刻意去表现中国传统建筑的形态,建筑建成后,好多人都觉得这个设计里蕴含着传统的建筑形态。而我们只是做了建筑师该做的事而已。”设计要体现中国传统并不意味着做做表面功夫就够了,传统不是传统纹样、符号的简单拼贴或嫁接,而需要运用恰当的建造技术、有效的建造工艺,把中国人对空间、材料、和世界的理解朴素、真诚地表达出来。

木结构一角

木结构一角

来自一个团队

“我们是一个优秀的团队。来自美院各专业齐全的研究者们共同合作,为世界呈现中国。”作为一名建筑师的陆轶辰,特别注重团队合作。他十分自豪自己能身处这个优秀的世博会设计团队。

在这个设计团队中,集聚了美术学院各个专业的优势和特长。其中大多数都是和陆轶辰同辈的中青年教师。陆轶辰主持了中国馆的建筑设计部分。之前设计中的竹编屋顶、展陈空间、麦浪等美好的设想都要一步步变为实体。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需要实施的支持和技术的实现。中国馆的造价有限,实施中又涉及了海量的中、美、意各地的设计协调工作,建筑师在有效地掌控整个建筑设计、建造的全局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深化和落实各专业的技术细节与协调,对于建筑师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不过面对挑战和压力,陆轶辰坦然沉着,并且觉得“这也是做建筑师最有意思的地方”。

中国馆项目总负责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苏丹教授对他在团队中的作用给予了很高评价。“陆轶辰在整个团队中能保持一个优秀的建筑师的素质,有自己一套严谨的工作方法,在团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馆需要被建造起来,这是个大的工程性问题,不仅是画图纸解决形态问题,还要考虑、协调各个方面,比如结构的、技术的、气候的,甚至是当地的法律法规。不过,他在国内外的建筑行业中都有很丰富的经验,承担过重要项目,我们都很信任他!”项目设计总监杜异也强调了整个中国馆设计的“完整性”。“在这个设计团队中,建筑、展陈、平面、交互等都是一体的。大家之间都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设计方案都要经过团队的讨论和肯定。陆轶辰不仅有很好的专业素养,而且在团队合作中能够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推动完善整个方案设计。”

现实压力大,肩上担子重。对于陆轶辰来说,首先是时间紧张,中国馆的建造时间只有7个月的时间。“中国馆的施工团队是意大利,沟通协调方面的难题不说,光是工队的作息时间上就和中国有很大差异。你可别指望意大利人周末去施工。”他笑着说道。其次,中国馆的项目可以被称为“时刻在进行中”,陆和他的团队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定期为中方和意方提交相应的文字材料、施工方案、细化设计等,这些工作量几乎是在中国做一个建筑项目的3到5倍。“我们随时都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但我们尽可能地预估项目进程中将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做好防备准备。”不过谈到这些难题,陆分析得逻辑清晰,对问题很有预见性,言语中透露着成熟自信、从容乐观。

世博会开幕以来,中国馆每日的人流量达到了1.5万至2万人次,和德国馆、日本馆一起,成为了米兰世博会的热点场馆。意大利驻华使馆的参赞史芬娜就表示:“世博会中国馆是世博会上最令我期待的一个国家展馆”;同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李翔宁参观完中国馆后表示:“建筑设计本身是相当成功的,它在设计意趣、形式和社会意涵的表达上,都突破了以往怀旧和传统的模式,以新的技术和设计手段传达了自然、平和、日常性的价值取向”;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与结构教授,葛诺登森(Guy Nordenson)在米兰参观中国馆后,很激动地给陆轶辰写了一封邮件,“能看出(这个建筑)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工程,有着令人惊叹的美”(stunningly beautiful and looks to be very thoughtfully engineered)。

设计,重在研究

曾经,一些设计师做设计常用的方式是凭灵感,认为做一个漂亮的设计起到装饰作用就够了。这种没有科学方法的设计往往会被委托者要求一改再改,最后做出来的东西已经面目全非了,更别谈设计师如何能够拥有自己的风格。陆轶辰的团队依托的则是一套成熟的研究方法,设计风格只是最后的研究成果。

参数化写出来的“大屋顶”

面板图纸

设计过程模型

参数化“写”出来的大屋顶

“即使遇到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建筑项目也没有任何问题,因为通过我们的研究方法,我们有能力去解决任何问题。”其实他说的“研究方法”也并不神秘,就是一整套在设计领域内、发现、定义、提出、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整个设计深化过程中,逻辑分析、分类归纳、调查研究、团队合作等都是“研究方法”中的关键词。不过关键还是要靠设计实践。他在这次中国馆的设计中就继续沿用了这套谙熟在心的方法。其中最明显的便是体现在对空间形态的探索上。“有很多人都以为我们要盖一个大屋顶,其实不是,我们做过大量的研究后,决定要表达一个空间,一个由中国人的智慧所理解的空间形态。”“大屋顶”只是他们最终呈现的形态,被别人认定为最易识别的的形式,但是,这个研究形态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这也可以用来理解为什么建筑团队认为不能用简单的图案拼贴来代表中国的丰富传统。

陆轶辰从在耶鲁大学学建筑开始,就参与过众多国内外建筑设计实践,跟随多位世界著名建筑师学习、工作,包括了洛杉矶弗兰克·盖里、纽约斯蒂文·霍尔、法国让·努埃尔等。其中让他感受最深的是这些建筑师一以贯之的用“物理模型”的思考的工作方法。如今他在教学中也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多动手,不一定要借助平面、透视,而设计初始就开始考虑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实体的“物理模型”,然后再去感受空间和形态。

和学生在一起的陆轶辰

他还会和学生们分享自己“另类”的探索方法,“当你面对一块场地、一栋建筑、一种材料时,尝试去和它对话,它会告诉你它自己想成为什么。”——与其说与材料、空间对话,不如说是跟自己的本心对话,这一刻的他就像一个艺术家一样率性童真。

再回过头来看陆轶辰和他的团队,感受中国馆的设计。他们为世界呈现的中国就像一件艺术品,源于真心,唤以乡情。

(采访:院学生记者团 郑昕宇)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100084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