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首页   /   教学   /   教师   /   按院系   /   绘画系   /   正文
绘画系

分享

于婉莹
助理教授、美术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仲英青年学者
职称

助理教授

教育经历

2010年—201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中国画专业 获学士学位

2014年—2017年推荐免试攻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 获直博资格

2017年—2020年推荐免试攻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美术学理论研究方向 获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

东西方现代绘画语言的比较研究、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学术主张

艺术创作既需要灵感和天性,也需要学习和思考,并用充满个性化的创作方法展示出时代性和民族性。艺术的感染力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个性的张扬与共性的认知相互作用基础上的情感的释放。艺术创作的过程和作品最终的呈现,构成了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的再创造。

形成艺术的因素是多元的,因为有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学科之间的互动融合、相互影响,艺术的愿望才能最终达成。艺术不可以孤立地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作用,因此,艺术不只是艺术家的事,而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生命体验。

艺术教育不仅仅是技能教育,艺术教育有助于人们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及独特的价值观。

获奖

2021年获清华大学仲英青年学者、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实践优秀作品展“优秀教学示范作品”奖

2020年获北京市优秀(博士)毕业生

2019年获“学院的精神·视界”十大美术学院研究生优秀作品展二等奖、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清华大学出版社优秀艺术图书作者奖

2018年《艺术的启示》课程为主要参与人,获教育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优秀奖、唐立新奖学金、学业优秀奖学金

2017年获“学院本色2017”艺术传承奖、第八届国际风景沙龙大奖赛“最佳学生”奖、清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奖、清华大学一二·九奖学金、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昌新艺术奖学金及最具潜力艺术家

2016年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仃励学金

2014年获清华大学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优秀毕业创作

学术成果

论文:

近五年来发表学术论文和作品共计17余篇,国内核心期刊4篇(其中 CSSCI 2篇),其他学术论文9篇。

代表性论文:

“浅议美育教育的不可或缺性”发表于《美术观察》2020年第2期

“去概念化与去绝对化:艺术与科学中的规律的认知与反叛”发表于《艺术工作》2019年第4期

“关于素描艺术创作中‘思维性’的认识”发表于《艺术工作》2016年第4期

“中国画与油画的‘差异’与‘融合’”发表于《美术教育研究》2016年10月刊

“笔与‘思’为伴墨与‘行’共鸣”发表于《美术大观》2015年第6期

专著:

《人文清华的艺术理想》,于婉莹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年

《青藤画语》,于婉莹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

科研项目: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等美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科研课题参与者)

个展:

2017年 “水木青藤”作品展 清华大学图书馆

2016年 “东云西语”双人作品展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15年 “You”作品展 巴黎国际艺术城

部分群展:

2021年  

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实践优秀作品展

2020年  

水木阳光——2020春季艺术展

2019年  

北京国际设计周“暖城行动”白塔寺再生计划,《时光旧梦:建筑图绘及装置艺术》展区

学院的精神·视界——十大美术学院研究生优秀作品展

2019年  

BESETO 美术节东京展

第八届北京国际双年展(参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媒介中的插图——全国版画插图艺术展

首届中国插画艺术展

2018年

魅力红谷——全国小幅漆画展

艺术中关村——2018绘画作品联展

不期的频道——绘画作品展

2017年

学院本色2017

以你为荣——2017中国最具潜力艺术家作品联展  

Inter 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  

2016年

学院本色2016

从洛桑到北京——第九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  

第二届“薪技艺”国际青年艺术展

教学实践

讲授课程:《素描1》《素描2》《色彩1》《色彩2》《视觉语言》《色彩写生》《专业考察》《社会实践》《综合科题训练》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100084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