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首页   /   教学   /   教师   /   A-Z   /   C   /   正文
C

分享

陈楠
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邮箱

Chennan-design@163.com

职称

长聘教授

职务

视觉传达设计系·党支部书记兼纪检委员

视觉传达设计系·副主任

学术兼职

清华大学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清华大学韩美林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品牌授权(IP)设计研究所·所长

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社会兼职

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艺委会副秘书长

巴黎汉字节协会(AFCC)常务理事、副主席

国际设计联合会大中华区分会常务理事

曾任北京奥组委形象景观设计专家、市场开发部特许商品设计审批顾问专家

全国教育书画协会高等美术教育学会理事

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钞票设计顾问

中国邮政集团邮票图稿评议专家组成员

中国人民银行纪念币设计生产专家

教育经历

1995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200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201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5年留校任教至今

学术主张

倡导“研究型设计”,注重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并重。致力于推进建构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译、活化创新与国际传播。挖掘整理中国传统设计思想与方法,努力建构中国本土设计思维与方法论体系,发表一系列论文专著提出并建立了中国汉字设计史的学科领域。推动了中国古文字艺术设计潮流并深耕其中数十载,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基于创作实践提取的“格律设计理论”在设计方法论层面具有重要的学术创新价值。注重东西方文化比较与交流,艺术与科学的关联性思考,通过策展与海外出版促进中国艺术设计的国际交流与传播。研发全球首款甲骨文设计字库及人工智能交互等基于新媒介载体的艺术设计作品,构建理论创新、设计实践与文化传播的系统性学术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助力中国设计向文化深度掘进、向国际维度拓展。

学术成果

研究成果曾2次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主讲课程获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清华大学精品课程、优秀教材一等奖。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重庆巴渝学者、“中国设计十杰”称号,是中国当代古文字活化艺术的推动者、践行者,首款甲骨文、章草设计字库设计者。

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设计者之一、奥运火炬手,主持设计制定国内“特许授权设计”最早的规范性文本《北京2008年奥运会特许设计》,参与国际奥委会、伦敦奥运会、故宫博物院、NBA、CBA特许文创设计开发等重大设计项目。先后在法国商博良世界文字博物馆、荷兰Koelwaterhal艺术空间、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大型主题个展,担任中国香港首个甲骨文文化推广大展“了不起的甲骨文”总策展人。并多次赴法国、希腊、匈牙利等国巡展,受邀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发表主题演讲80余场。

科研项目:

曾主持“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代表成果如下: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项目(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中国古文字艺术设计与文化传播研究》

首批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创作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殷墟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图像叙事与设计方法研究》《中国汉字设计史》《中国“甲、金、篆”古文字的数字化设计与实践应用研究》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专项项目《甲骨文创新设计及配合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相关视觉宣传推广设计》

教育部、国家语委甲骨文研究与应用专项科研项目《甲骨文设计字库及文化衍生推广设计》

教育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设计思维与方法》等

学术著作:

出版学术专著、教材20余部,其中多部在海外发行,代表成果如下:

《中国汉字设计史》湖北美术出版社

《汉字的诱惑》湖北美术出版社(中文版、韩文版、日文版、中文繁体字版)

《设计思维与方法》 中国青年出版社

《格律设计·汉字艺术设计观》湖北美术出版社 (中文版、日文版)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设计解读》湖北美术出版社(中文版、日文版)

《平面构成》学林出版社

《标志与识别系统设计》辽宁美术出版社

高中美术教材《设计》人民美术出版社(副主编)

学术论文:

在《装饰》《艺术设计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代表成果如下:

《跨越时空的对话——中国古文字艺术设计与文化传播》,《装饰》2025年7月

《连接基础与专业的桥梁:综合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探索》,《装饰》2022年8月

《再造·甲骨——现代设计语境中的甲骨文创新设计》,《装饰》2018年5月

《从东京奥运会会徽“抄袭”事件谈标志设计的现状与趋势》,《装饰》2017年7月

《东京艺术大学设计科教学结构分析与2016年毕业设计展解读》,《装饰》2016年4月

《格律设计——针对格式系统规律预先设计的方法论》,《装饰》2012年9月

《时尚伦敦 潮流奥运——解读动态进化的伦敦奥运会的视觉设计系统》,《装饰》2012年7月

《从北京到伦敦——奥运特许计划专家访谈》,《装饰》2012年7月

《奥运会与世界艺术设计进程》,《装饰》2008年8月

《甲骨文的概念设计》,《装饰》2004年2月

《东巴文的概念设计》,《装饰》2004年2月

《“企业识别”与“品牌价值构筑”》,《装饰》2003年5月

《通过2002韩日世界杯看“体育营销”概念》,《装饰》2002年8月

《对自然的追寻与探索——寻求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之路》,《装饰》2001年10月

《续写急就章——草书字形标准化的设计意义》,《艺术设计研究》2018年6月

《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多面性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分析》,《艺术设计研究》2014年3月

《中国古文字叙事设计——探索汉字创新设计与传播新路径》,《美术观察》2024年2月

《探讨基于语言记录符号与文化传播主体双重身份的“汉字文化设计”概念》,《美术观察》2023年9月

《建构具有生命力的视觉识别符号——实现IP活化的吉祥物设计》,《美术观察》2019年12月

《如何看待衰退的设计热》,《美术观察》2015年6月

《也谈创意的滥用》,《美术观察》2013年8月

《对自然的追寻与探索——寻求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之路》,《美术观察》2001年6月等

成果获奖:

荣获国内外权威奖项等80余项,代表成果如下:

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科)二等奖

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科)二等奖

国家旅游局中国特色旅游商品评选活动金奖

文化和旅游部第十二、十三、十四全国美术作品展入选、进京作品

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设计大展”

中央宣传部进出口管理局“中国书架央企项目书目”

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五届“湖北出版政府奖”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

中国美术家协会“书香中国第三届插图装帧艺术展”

德国红点品牌和传播设计奖

纽约TDC奖TDC68传达设计奖

意大利A'设计大奖赛 银奖

……

个展与策展:

主办个展5项,参加各类权威展览30余项,代表成果如下:

2025 法国《笔触之艺:中国古文字视觉艺术展》

2025荷兰《陈楠:中国古代文字的视觉之旅》

2025 天津《中国古文字视觉艺术之旅》

2018 湖北《汉字·格律——陈楠汉字艺术设计观》

2017 北京《再造·甲骨——现代设计语境中的远古文字》

2025 担任香港中央图书馆“了不起的甲骨文”香港展策展人,其中第二展区为《笔触之艺:中国古文字视觉艺术展》

艺术作品入选“成都双年展”“武汉双年展”

……

教学情况

主讲本科课程:《视觉思维》《视觉传达设计概论》《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品牌设计》

主讲研究生课程:《视觉传达设计思维与方法》《设计思维与方法研究》

主讲全校通识选修课:《设计思维》《中国汉字设计史》

清华大学学堂在线慕课课程:《设计思维与方法》

教学获奖: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MOOC(学堂在线•慕课)教学先锋奖;“优秀班主任奖”;2020年获清华大学“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优秀教师奖”;2021主讲课程《设计思维》入选首批清华大学优质通识课程建设计划。

主讲课程《视觉传达设计思维与方法》被评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清华大学精品课程,配套教材获北京市优质教材重点项目、清华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等。指导学生设计作品获得德国红点奖、意大利A'design、金点概念设计奖、汉字之美全球青年设计大赛、中国“包装之星”、CADA国际概念艺术设计银奖、白金创意国际大学生平面设计大赛、第七届民间工艺美术“乡土奖”金奖等国际国内专业奖项数十项。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100084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