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首页   /   新闻   /   展览与活动   /   正文

分享

“元视界—水墨与未来”线上论坛举行
2022.06.14

元世界—水墨与未来”展

在雅昌数字美术馆开幕

数字与虚拟视觉不仅改变着传统的视觉经验范式,同时也激发着水墨艺术新的视觉形态、表现媒材与释义规则。 5月18日,“元视界—水墨与未来”在雅昌数字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将水墨艺术作品进行数字化、虚拟化媒介转呈,从虚拟视觉沉浸式的映射和交互视界中,探讨水墨艺术媒介面向未来的多样可能性。5月31日,“元视界—水墨与未来”移动端正式上线,同时,还举行了线上论坛。图片

undefined

“元视界——水墨与未来”展览现场 展览学术主持张敢,策展人蒋子俊以及参展作者杜大恺、刘巨德、鲁晓波、陈辉、宿利群、顾黎明、李佳、金纳、丘挺、何先球、刘心泉等参与了此次论坛。论坛话题包括:水墨艺术如何在虚拟与现实的交互狂欢中保持不被消解?数字时代如何实现中国水墨艺术的“创造性发展与创新性转化”?反思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等。 此次展览学术主持张敢分享到:面对各种各样的概念,以及纷繁复杂的世界,艺术家们容易无所适从,尤其是VR、NFT、元宇宙等等与科技相关的概念,会对艺术家们形成一种压迫,在张敢看来,这些概念对艺术家们的创作来说是种干扰。 张敢认为,应该重新思考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艺术家可以利用科技提供的新材料和技术手段创作;另外一方面,需要反思科技及其后果。张敢从艺术与技术发展历史入手,揭示两者之间是如何相互促进和发展的。他认为艺术最终应该回到永恒、情感、想象力以及对美的形式的追求。

图片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图片

undefined

undefined

展览现场

杜大恺首先发言,他认为元宇宙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成为一种时尚。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永远处于有限认识的状态;另一方面人类改变现实的愿望与行为亦永远不会停止。杜大恺表示,我们期待元宇宙能为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做出贡献。身在其中,我愿意看到元宇宙对我的水墨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图片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协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图片

undefined

展览现场

刘巨德表示,就艺术创作来讲,科技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来运用,艺术最重要的还是流变和永恒的问题,艺术家更关心的是永恒,所有的流变是因为永恒而产生的。艺术家的感觉是无法预料的,它非常的微妙和敏感,最重要的就是和自然对话,哪怕是一阵风、一棵小草、一只飞鸟,都会牵动人心。

undefined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清华清尚智慧场景创新设计研究院院长,清华米兰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育部设计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图片

undefined

展览现场

元宇宙在鲁晓波看来,是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的融合,是数字生产和物理生产的融合。数字时代来临,科技迅猛发展,对艺术产生重大影响,会带来多元艺术范式。每个民族和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或艺术风格,源于该民族历史文化,甚至是生活方式。这构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多样性、丰富多彩,也就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要探索新艺术形式,但艺术本体价值,始终要坚守。

undefined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仃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北京市高等艺术教育协会理事,全国高等美术教育书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图片

undefined

展览现场

关于技术与艺术的问题,陈辉认为,元宇宙现阶段的展览还比较初级,在未来,是否可以在虚拟空间增加一定的虚拟人,穿插在展览现场,可以与作品互动。他建议作品增加一些解说和独白,可以把作品的局部放大,可以考虑结合自然光、灯光以至于环境的变化,增加一些比较独立性的展陈方式,观众之间还可以互动,这样就会使展览显得更为丰富和生动。

undefined图片

1981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壁画专业。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学术秘书。

undefined

展览现场 

在宿利群看来,数字美术馆的概念非常重要。未来如果能够将数字美术馆和博物馆结合起来就更好。将数字美术馆与大众生活学习连接起来,通过这些数字美术馆,观众能得到相关的知识,培养对美的认知度,提高审美的水平。

undefined图片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undefined

展览现场 

顾黎明反思,数字媒介重新建立了一种视觉方式,在数字化时代,艺术家何为?有两个思路:要么跟着时代跑,跟着科学跑;另外一种选择是,艺术家回避时尚性,强调溯源,强调创作人的价值,基本情感的感受力。

undefined

2006年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攻读博士学位;2009年毕业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教至今,现任插画系主任、教授;现为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会员。

undefined

展览现场

数字技术发展,使得各个领域去中心化,人们接触艺术的方式,观赏方式,作品流传方式都发生很大变化。在李佳看来,艺术品呈现方式更加多元立体,数字艺术在重新建构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关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联理事,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undefined

展览现场

金纳认为艺术强调个人思考,科技进步服务艺术创作。艺术家利用科技发展,可以使自己的创作表达更自由更充分。回归到传统水墨画,还是要以人为本,强调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对笔墨精神的理解。

2004年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学位。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中国国家画院特聘研究员。

undefined

展览现场

丘挺认为科技确实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新科技带来新思维,给各种跨界融合形成巨大空间,是值得期待的。一方面要重构知识生成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时时警觉科技功利主义所带来的对艺术本体的消解。

undefined

图片

2001年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5年保送硕士研究生。现为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副教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undefined

展览现场

何先球认为元宇宙概念带来的绘画在视觉范式上的改变是转折性的,也就是从传统物质性的视觉质介转化为数字化的虚拟视觉质介。这种转变是本质性的,不同于以往绘画历史上任何一次视觉介质与空间机制的转化。

2011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硕士毕业;2019年,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攻读美术学博士。

undefined

展览现场

刘心泉认为水墨艺术的创作,需要不断与自己、他人、现在、过去、未来保持一种互动,在互动中会产生一种原发性感应。水墨的水、墨、纸,对接身心,在元宇宙这样一种表达方式里,它能承载更多的信息。 张敢总结:艺术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也为艺术表达提供了巨大空间。艺术关乎情感,不管什么时候,如果不表现情感,不表达人类对美的追求,艺术就可以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艺术家们对美的追求,对永恒性的追求,一定会长久保持下去。

学术主持

张敢

清华大学第十二届学位委员会委员、艺术学学位分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清华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美协全国代表大会第八届、第九届理事会理事,教育部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油画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

提供:艺术史论系教授 张敢

资料来源:雅昌艺术网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100084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