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首页   /   新闻   /   展览与活动   /   正文

分享

王辉​为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项目《陶瓷艺术设计高职高专创新型教育人才培养》举办专业讲座
2022.08.08

讲座现场

2022年7月25、26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副教授王辉为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陶瓷艺术设计高职高专创新型教育人才培养》举办题为《宜兴紫砂茶器与茶文化研究》的专业讲座和《紫砂石玩茶器制作工艺》操作演示。

王辉老师在讲座中简要介绍了紫砂茶器在宜兴缘起的背景和紫砂茶器的发展,结合了大量茶器作品和自己的创作论述了茶器与饮茶方式间的联系,并与学员们探讨了在设计制作茶器时如何处理器物整体与局部等问题。

紫砂茶器与茶叶冲泡方式的演变

中国自古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茶叶冲泡方式的变革引发了茶器的造型变化:唐代以煮茶为主,陶瓷碗型最为丰富;宋代点茶盛行,产生了变幻璀璨的建盏;明清时期散茶流行,壶成为了饮茶器具中的主要形式。

紫砂茶器的发展

王老师认为,紫砂茶器从初始时期开始就带有文人影响的烙印,历经时大彬、陈鸣远几代人的努力,在陈曼生时期达到了文人艺术的顶峰。

紫砂茶器的发展

时大彬根据文人的饮茶习惯改制小壶并开创了紫砂茶器的落款方式;陈鸣远将中国传统书画、书款等多种艺术方式引入紫砂茶器的制作并在壶体镌刻诗铭,使宜兴紫砂茶器向中国文人艺术更加靠近;嘉庆、道光以来,以陈曼生为代表的很多文人直接参与了紫砂茶器的制作,使紫砂艺术成为了文人化的艺术形态。宜兴紫砂茶器的发展增加了中国陶瓷茶器的样式,丰富了世界陶瓷文化。

中国茗饮文化

王辉老师紫砂茶器作品

紫砂茶器造型丰富、工艺精湛、赏用皆宜,具有鲜明的中国文人文化特色。王老师结合自身多年从事紫砂艺术的经历,向学员们分享了紫砂茶器制作的宝贵经验。

制作紫砂茶器需要深入了解中国茗饮文化,茶器造型细微的改动、制作材料的变化都可能导致茶汤口感的改变。同时,也要深刻理解紫砂材质的审美特性,掌握适合材料的工艺和紫砂茶器背后的艺术思想。

现场示范

讲座结束后,王辉老师为学员们示范了紫砂石玩茶器的制作工艺。部分项目学员第一次接触紫砂茶器的制作,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王老师在制作过程中特别讲解了许多基础的紫砂制作工艺和制作技巧,例如制作泥浆的方法、拍制泥板的细节等。

紫砂石玩茶器制作工艺

在操作演示及与学员的交流过程中,王老师强调紫砂茶器的创作过程中要秉持传统艺术中的精髓,并且使作品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鼓励学员们掌握基本的紫砂制作工艺和工具使用技巧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的创作当中。

合影

专家介绍

王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协会会员。

2007年主编出版《紫玉淳美》,2009年主编岀版《紫韵清流》第一辑,2010年主编岀版《紫韵清流》第二辑,2013年主编岀版《紫韵清流》第四辑。

2010年策划“当代紫砂艺术提名展”,2014策划“传统与可能--面向未来的紫砂艺术研讨会”,2015年主办“宜兴紫砂矿料展”,2016年策展“九秂紫砂艺术展”。

作品“无名”入选第一届全国陶瓷艺术展,作品“潺”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作品“上·下”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作品“石玩”、“线律”、“上·下”参加茶境艺术展。

个人作品:

《石玩》

《线律》

《纳》

来源:陶瓷系副教授 杨帆

转自:陶瓷工艺文化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100084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