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首页   /   新闻   /   展览与活动   /   正文

分享

李正安教授为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陶瓷艺术设计高职高专创新型教育人才培养》举办专业讲座
2022.08.11

课程现场

2022年7月15、16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教授李正安为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陶瓷艺术设计高职高专创新型教育人才培养》作题为《陶瓷艺术面面观》、《日用陶瓷设计与表现》两场专题讲座,并在15日下午的研讨会上与各位学员现场探讨陶瓷艺术设计问题。

李老师在两场讲座中详实地讲授了陶瓷艺术历史与现代日用陶瓷设计相关内容,并通过大量案例启示学员们陶瓷艺术与陶瓷设计间的联系。在陶瓷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尤其需要注重陶瓷艺术的独特语言,也要注意积累陶瓷设计素材,积极探索陶瓷设计的新路径。

秦汉陶建材

当代陶瓷建材

李老师从陶瓷的起源出发,阐述陶瓷与生俱来的可塑性与可转换性,强调传承振兴传统文化时要在把握陶瓷材料特性的基础上,与现代人的生活相结合,从而使传统得到真正的延续。

做陶是古人心智开发的一种体现。例如三足器的产生源于人们对生冷食物的不满足,加热食物的需求催生了底部通风、利于加热的三足器。这也诠释了初始仿生设计及其基本原理。

自古以来,无数的陶瓷制品对人们的生活环境产生影响,成为人们最初营造环境的重要手段。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陶砖,因使用环境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品类,既有装饰墙面用的空心砖,也有铺路用的实心砖。这是人们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杰作。直到今天,陶瓷仍然在现代生活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

艺术大师对陶艺的探索

李老师在讲座中介绍陶瓷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江浙一带冬天室内阴冷潮湿,所以人们将酒壶放在蛊中加热。在这一场景下,陶瓷作为酒器兼具了形式感与实用性,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使人们获得精神与物质的双重享受。

许多艺术家和知名品牌也参与到陶瓷设计当中,彰显了陶瓷设计和陶瓷材料的魅力。好的陶瓷设计能够引导人们品味生活,例如专门为一人设计的茶具,不会滑进汤碗的勺子,陶瓷设计中一些小的改动都可以引导人们更好地享受生活,也成为沟通中国和世界的桥梁。

从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到如今各式展览和陶艺交流会,陶艺成为中国面向世界的一张名片。同时,陶瓷也为人们提供了追忆历史的媒介,具有永久的文史资料性,可以使人们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面对已有的丰富多彩的陶瓷成果,从业者需要保持对历史的深究和对未来的好奇,与此同时勇于挑战行业现状,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以功能为导向的陶瓷设计

借鉴既有文明成果的陶瓷设计

陶瓷设计中的构成组合

陶瓷设计需要深度结合人们生活的具体需要,兼顾功能、材料、工艺、审美,营造生活空间,引导人的行为。

陶瓷设计可以从设计的主攻方向入手,例如功能结构、美感形式、情境意境等等,综合运用设计的各个元素。李老师在讲座中详细介绍了功能导向、材工表现、情境融入、自然启示、已有成果转化、构成组合、幻象引申和幻象呈现八种经典的设计方法并举出大量详实的设计案例。

例如芬兰地处北欧,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芬兰设计师因地制宜,巧妙地将木质配件运用在陶瓷咖啡具之中。胶木的弹性既能够包容陶瓷烧制过程中的变形,又兼具支撑和端拿的作用,是陶瓷设计中结合环境资源灵活运用材料的典范。

陶瓷设计中的材工表现

现代陶瓷设计与陶瓷艺术间的转化

李老师讲到现代陶瓷设计与陶艺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例如黄永玉先生的酒鬼酒包装设计、艺术家达利手绘的日用瓷装饰设计,体现出现代陶瓷设计与陶瓷艺术间的诸多转化的可能性。

最后,李老师提醒学员们,陶瓷艺术设计对从业者来说永远具有挑战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收集资料,积累常识经验,为陶瓷产品的设计做准备。最终,设计出好的陶瓷制品会成为生活中巨大的享受。

研讨会现场

7月15日下午的研讨会邀请了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李斌院长,两位老师在研讨会上与各位学员针对陶瓷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深入的探讨,现场气氛热烈。

李正安老师、李斌老师与全体学员合影

专家介绍

李正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图书馆常务副馆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副系主任,现为景德镇陶瓷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学位中心专家,中国陶瓷科学与艺术杂志编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学术成果:

出版了《陶瓷设计》等著,巳发表《陶瓷设计何以出新》等论文,《和谐》餐具、《雅之兰》餐具分全国陶瓷评比一等奖,主持教育部2005年人文社科规划基金《制陶传习与系统施教——我囯高瓷设计教育研究》、清华大学2019年人文社科基金《可持续发展观下的钧瓷柴烧技艺传承研究》等项目。

个人作品:

《守望》

《雅之兰》

《网》

提供:陶瓷系副主任、副教授 杨帆

转自:陶瓷工艺文化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100084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