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首页   /   新闻   /   展览与活动   /   正文

分享

预告 | 笔触之艺:中国古文字视觉艺术展
2025.04.11


展览名:笔触之艺:中国古文字视觉艺术展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法国商博良世界文字博物馆

时间:2025.04.12-2025.05.25

地点:法国商博良世界文字博物馆

艺术家:陈楠

策展人:Astrid Narguet、Céline Ramio

学术主持:马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学术顾问:黄德宽(中国文字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教授),李钊(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覃川(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方晓风(《装饰》杂志主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展览简介:

在世界文字的浩瀚森林中,汉字犹如一棵根深叶茂的巨树,以其独特的生命力与延续性傲然挺立。数千年来,汉字不仅从容应对了历史上一次次科技变革与社会转型,更以顽强的生命力有序传承至今未曾中断。这种惊人的生命力或许源于附着在汉字之上的中华古老文明的深邃魅力,也许可为世界今天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答案。汉字不仅是记录汉语言的文字符号,更是承载着传统文脉赓续的载体,将文明基因注入每一位华人的精神世界。这种文字所依托的文化,蕴含着独特的智慧与美学。探索汉字的秘密,揭示其生命力的根源,探讨古老与现代的关联,以及这种生命力对当今社会的意义与价值,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责任与使命,我们有责任为汉字注入新的活力,贡献当代的智慧与创意。从文化学、传播学、艺术学、设计学等多维视角综合审视汉字,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传承创新与应用活化,赋予其当代意义与生命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楠教授,26年来始终致力于现代设计与古老文字的融合,寻找新的创作语言与传播形式。设计了首款甲骨文设计字库,将古老文字转化为动画、手机表情包等大量作品,这些实践工作让年轻人和跨文化受众能够以更轻松的方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以现代设计的视角重新审视远古文字的艺术秩序与设计智慧,甚至推动了一场关于古文字活化创新设计与传播的设计运动,甲骨文文化艺术逐渐走向潮流前沿。

回望欧洲汉语教学的历史,法国一直走在前沿。雷慕沙是西方第一位汉学讲席教授。商博良对于古埃及文字的成功破译是19世纪人类史的重大突破,开启了古埃及文明的大门,奠定了埃及学的基础,让尘封数千年的历史与文化重见天日。他的成就不仅推动了全球古代文明研究,还深刻影响了人类对历史的认知与跨文化交流,成为科学与人文结合的典范。商博良世界文字博物馆位于法国南部美丽的古城菲雅克,这里既是商博良的故乡,也是法国研究及传播世界文字文化的重要学术圣地。馆内珍藏涵盖古埃及圣书体、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美洲印加文明符号、古印度文字、古希腊铭文等全球古代文字文物,其中中国汉字书体与文化也占据重要位置。

陈楠教授受邀于该馆举办“笔触之艺:中国古文字视觉艺术展”及相关学术活动。展览特意策划在“联合国世界中文日”期间开幕,系统呈现其二十余年来以甲骨文为核心的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成果,涵盖平面设计、数字艺术、视频动画、艺术装置、绘画及文创衍生品等多元形式,并辅以汉字设计史脉络梳理的理论研究与创作手稿。此外,为了突出本次展览“跨时空对话”的主题,将甲骨文、金文、九叠篆等中国古文字作品融入博物馆原有世界古文字展线,其中多件装置艺术根据展厅空间叙事逻辑量身定制,还专门设计了具有叙事功能的IP角色,实现了古文明通过艺术设计展开的时空交响,可以说整个博物馆的展陈成为此次展览最大的一件作品。


资料提供 | 陈楠

图文编辑 | 陈洁

审核 | 王晓昕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100084

© 2024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